概念:计算机内存中的一块储存空间,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
例如:
将一栋大楼看作内存,大楼又房间组成。
1.房间--->变量
即在内存中变量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
2.门牌号--->
根据变量名可以访问其内部的数据
3.房间的类型--->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决定了此变量存储的数据类型
变量的组成部分:数据类型,变量名,数据
变量的使用流程:
声明:
数据类型 变量名;
int money;//开辟整数变量空间
赋值:
变量名=值;
money=100;//将整数值赋予变量
注意:Java是强类型语言,变量的类型必须与数据的类型一致
变量的定义
变量是编程中用于存储数据的命名容器,其值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被修改。每个变量具有特定的数据类型(如整数、字符串等),并占据一定的内存空间。
变量的命名规则
- 需遵循语言特定规则(如Python允许字母、数字、下划线,但禁止数字开头)。
- 区分大小写(如
age
与Age
不同)。 - 避免使用保留关键字(如
if
、for
)。
变量的数据类型
常见类型包括:
- 整数(int):如
42
。 - 浮点数(float):如
3.14
。 - 字符串(str):如
"hello"
。 - 布尔(bool):如
True
或False
。
# 示例:Python变量定义与类型
count = 10 # int
price = 19.99 # float
message = "Ready" # str
is_active = True # bool
变量的作用域
- 局部变量:在函数内定义,仅函数内部可用。
- 全局变量:在函数外定义,整个程序可访问。
global_var = "全局"
def test():
local_var = "局部"
print(global_var) # 可访问
动态类型与静态类型
- 动态类型:变量类型运行时确定(如Python、JavaScript)。
- 静态类型:变量类型需声明(如Java、C++)。
// Java静态类型示例
int number = 10; // 明确声明为int
String text =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