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余年里,工业相机行业经历了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的剧烈变迁,如今正迈入深度竞争与市场出清的阶段。面对剧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如何调整战略节奏、重塑供应链逻辑、打造稳健的组织能力,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本期专访,我们走近度申科技供应链总监黄长青,聆听她作为公司发展亲历者的深度观察与思考。从亲历初创到统筹大局,黄长青参与并见证了度申科技从技术型企业向体系化运营的蜕变。在她的讲述中,我们不仅看到度申科技如何夯实交付力、柔性应变,更读懂一家工业相机企业在不确定时代里,如何以确定的信念与行动,构筑走向世界一流的底层力量。
以下是对话内容精编:
以人为先、以信立本
打造可持续合作与高韧性团队
问:作为公司的“战略大后方”,面对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上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
答:首先,是思维认知上的转变。在市场供不应求阶段,客户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市场容量也相对充足,企业可以相对大胆地进行备货。但当市场进入供过于求阶段,客户的期待值不断提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不确定性随之增加。此时,过去的经验和做法便不再适用——既不能盲目备货,以免造成库存积压,又不能完全不备货,否则可能错失交付机会、影响客户满意度。
因此,如何在“供”与“需”之间找到最优平衡,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课题。这不仅需要认知层面的转变,也要求我们打破以往的思维惯性和操作模式,持续优化方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其次,是组织能力的升级。我们供应链中心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同事,他们对产品结构和物料的共性了如指掌,这为业务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单凭经验和熟悉程度已难以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我们必须引入数据化思维,深入分析库存的实际转化情况。
为此,我们建立了更高频的数据分析机制,确保第一时间掌握供应链变化。这一转型背后,更深层的挑战在于对“人”的考验。原有的人员是否具备分析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适应新的要求?这些都指向了组织能力的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激发善与潜能”的核心理念。一方面,给予老同事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另一方面,鼓励团队与优秀为伍,以开放心态接纳新鲜血液,特别是管理者,更要具备“容人之心”,像大海一样既能包容短板,也能吸纳长处。
我们重视团队多元化与协同效应,既要发挥好老同事的经验积累,也要为新人的快速成长创造条件。正是这种尊重与信任的文化氛围,使得新员工能够顺利融入团队,快速发挥价值;也促使老员工持续焕发活力,激发组织整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问:在合作伙伴关系方面,我们的合作理念是什么?这对公司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公司始终坚持“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的合作理念。在与合作伙伴洽谈合作时,一旦确定了价格与账期,我们便严格履行承诺,从未出现过逾期行为。这种高度的契约精神,体现了我们对合作关系的尊重与负责。
在客户筛选方面,我们也坚持清晰的标准——对于那些虽有销售体量却缺乏合理利润,或回款长期不稳定、频繁逾期的客户,并不纳入我们的优先合作名单。我们更倾向于选择能与公司形成良性循环、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
这一诚信经营的理念,不仅为公司赢得了行业内的广泛赞誉,也收获了合作伙伴的高度信任与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愿意与我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供应链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问:展望未来,面对工业相机领域的数字化趋势,您认为供应链发展需要哪些关键要素,如何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
答:面向未来,供应链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愈发迫切,尤其是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熟悉并能灵活运用AI工具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推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实现供应链的预测性管理与自主决策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我们每一位从业者都应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尽管当前的市场环境依旧严峻,但只要我们秉持坚定的信念、持续的努力与开放的心态,就一定能够迎难而上、拥抱变化,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