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祝福你永远都不会用到这篇文章,这表示你不必经历这一切。
但是,如果你正在搜索低颅压头疼,颅压低,体位性头疼,站着头疼,躺着没事等关键词,那就强烈建议你看这篇文章。
早点找到病因,避免被误诊,是自救的第一步。
====关键信息====================
【可能诱因】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抱小孩,搬家抗重物,瑜伽动作,长时间劳累,脱水,喝水少,其他病理性诱因
【人群】多发于30岁~40岁之间,其他年龄段也有
【关键词】低颅压头疼,颅压低,误诊偏头痛,误诊颈椎病,体位性头疼,站着头疼想吐,躺着没事
【决断】一旦你感觉符合,就尽快就医吧。脑袋是大事,小心谨慎。
【挂号】微信搜索杭州邵逸夫医院公众号。点挂号,选择庆春院区或者下沙院区(根据出诊时间周二下午或者周四早上),疼痛专科,颅内低压门诊,何非方。
【住院区】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住院时间】做1次或做2次手术,大约2周可以出院
【医保】尽量走医保或者转移医保到杭州,否则很费钱,总花费1万~2万
【注意事项】大量喝水,尽量去枕平躺(降低颅内损害,避免并发症)
【关键检查】脊柱MR水成像,用来判断漏点
【Rust】最后解释Rust在这的原因
====记录========================
【5月19日 周三】第1天
在开始之前,一切都太平常了,会让你感觉这又是普普通通的一天。
午休起床后,感觉不舒服,自己也说不出来哪儿不舒服。去楼下超市买了2袋酸奶,喝完走了一圈,就非常难受了,一直想吐。
(自己开始误判)我之前有喝凉酸奶,肚子巨疼,恶心想吐的经历,当时自己就认为可能肠胃系统又出现问题了。
骑车去社区医院,路上已经坚持不住,骑几分钟,停下来恶心呕吐,缓和后继续骑几分钟。
社区医院没法查。
我开始去回龙观积水潭,给媳妇打电话,让她下班就来找我。
到了回龙观,挂急诊,医生开了查血,查尿,脑部CT,因为我明显头疼。
媳妇下班过来了,我把取结果的单子给她,自己就在长椅上躺着。难受了一路,突然轻松,我竟然睡着了。
大概2个多小时后,结果出来了。脑部CT,血,尿都正常。医生给开了维生素B6,洛索洛芬钠片,用来治疗呕吐和头疼的。
此时急诊医生就准备让我们走了,但是我还是头疼,医生说那可以挂神经内科。(这是我第一次听见神经内科)
自以为身强体壮的我,坚信自己就是肠胃问题,拉着媳妇就出急诊了。出门口,我就吐了,酸奶都出来了,第一次经历这么强烈的呕吐。
吐完,感觉自己就舒服多了。媳妇骑车回家,我的车扔回龙观积水潭医院,打滴滴回家。到家门口坚持不住,下车走回家。
回家弄热水袋,热肚子,想把肠胃给缓和下。
小孩看我躺在床上不舒服,像个小猫咪一样钻到我被子里。心情非常低落,想赶紧好起来。
【5月20日 周四】第2天
经过一夜休息,感觉好多了,照我之前肠胃经验,应该是缓过来了。
打滴滴去回龙观取车,到了发现没拿车钥匙。坐地铁去公司。
喝小米粥,黄瓜凉菜,一个鸡蛋。
回到座位,发现根本写不了东西,头疼难受。我都是抬一会头,写几个字,接着趴桌子上。开始呕吐,陆陆续续吐了好几次。
中午12点,直接睡觉,没吃饭。睡觉的时候感觉很好。
起床后接着难受,坚持把文档写完,提交了,再也坚持不住了。
打滴滴回家,去前台要了一个袋子,途中吐了袋子。司机一直在劝我检查检查,不要大意。
我开始感觉到这个事情,可能不对。
回家开始休息,没吃饭,还是担心肠胃问题会越吃越吐。
【5月21日 周五】第3天
休息后感觉挺好的,到了中午,我就想去回龙观取车。
开车到中关村一号车库。肚子强烈的倒气,肠胃有痉挛的感觉,手脚发麻。
坐公交车到生命科学园地铁。已经准备好塑料袋,随时准备吐。但是三天都没吃东西,吐不出来。
坐地铁到育知路。路上已经不行了,必须蹲着缓一会,才能继续坐。
本来是想取车的,但是到了医院,发现自己受不了了,直奔急诊窗口挂号。
内科急诊看完,说她也做不了什么,让我看神经内科。
紧急挂神经内科,韩仰同主任还有4个号,挂完号实在扛不住,就在长椅上躺着睡着了。
给韩主任描述我的情况,他说我有低颅压的症状,但是不典型。(第一次听说低颅压这3个字)但是需要做颅脑MRI平扫+弥散。
我去楼下预约,需要排到6月28日才能做,内心崩溃。
回去问韩医生,他说可以去其他医院看看,多注意休息,如果头疼厉害就去急诊。
(第一次拨乱反正,开始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搜了一下低颅压,站立头疼,躺下症状消失的体位性头疼,我自己感觉还是很符合的。之前肠胃有问题,我的肚子会巨疼,这一次肚子没有什么感觉。所以,基本排除我原来以为的肠胃问题。
骑车直奔北大国际,骑一会,停下来蹲一会很恶心,冒冷汗,头盔里面全是汗。
门诊已经下班,挂了急诊,医生给开了脑部CT,尿,血检查。一个人做完了,我找了一个沙发躺着了。
一会媳妇过来了,拿到检查结果去找医生,医生说尿酮++,正常是阴性,尿酮高加重恶心呕吐。跟医生提低颅压的事情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