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妹导读:本篇文章源自滴滴研发工具负责人周凡在GNSEC 2020全球新一代软件工程线上峰会上的整理分享。与大家讲述了在工程效能的演进、滴滴工程效能数据建设的经验等话题,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滴滴工程效能的演进
在大家的印象里,工程效能就是基于工具本身的工程项目建设,简单地说就是为研发团队铸剑——提供所需的各类生产力工具。相信大家对下面这张图中的企业都非常熟悉,国内及国际高科技头部公司在 R&D 方面的投入占比通常能达到公司营收的10%~20%,这足以说明研发本身对于科技企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随着公司产品多元化,产研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效能就成为了决定研发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滴滴工程效能团队成立于 2015 年,滴滴的工程效能建设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公司处于早期,研发工具团队采用一些外采和开源的方案,实现基础功能,满足业务研发的需要。
第二阶段:
随着公司人力的增多、业务的复杂,我们尝试在一些特定领域做自研工具,以弥补开源工具的不足,主要是解决一些当时的特定问题。
第三阶段:
开始做平台化,当然这些平台都是针对特定的领域,像项目管理平台、代码管理平台、持续交付平台、效果验证平台等。
现阶段,工程效能团队主要聚焦在一站式研发平台的建设,完善研发的整体体验和效率的同时,也有效的形成了研发与业务的功能联通和数据关联 。对于这一点我自己感受比较深,研发状况的好与不好,不仅要让研发同学们能看到,同样要使得让业务同学们有感知。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去做工程效能数据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