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串行的通信协议,常用于连接嵌入式系统中的外设设备。在Linux内核中,SPI子系统提供了对SPI总线的支持,使得开发者可以方便地使用SPI接口与外设进行通信。本文将介绍Linux中SPI子系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并提供在mini2440开发板上进行SPI驱动移植和编程的示例代码。
-
SPI子系统概述
SPI子系统是Linux内核中负责管理和控制SPI总线的模块。它提供了一组API函数,使得开发者可以在应用程序中直接调用这些函数来与SPI设备进行通信。SPI子系统的核心结构体是spi_device
,代表一个具体的SPI设备。开发者可以通过注册一个spi_board_info
结构体,将SPI设备与其对应的驱动程序关联起来。 -
SPI驱动移植和编程
在进行SPI驱动移植和编程之前,需要确保Linux内核已经启用了SPI子系统的支持。在mini2440开发板上,需要查看内核配置文件(通常是arch/arm/configs
目录下的配置文件)中是否启用了CONFIG_SPI
选项。
2.1 SPI驱动的注册和注销
首先,我们需要在SPI子系统中注册一个SPI设备。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注册一个名为"spidev"的SPI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