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上高速,数组基操及算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组的基本操作,包括定义、数据类型、长度获取、索引读取、遍历、切片、替换、删除、追加元素及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方法。此外还提供了冒泡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和反转排序三种排序算法的实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数组定义方法

方法一:
数组名=(value0 value1 value2 …)

方法二:
数组名=[0]=value [1]=value [2]=value …)

方法三:
列表名=“value0 value1 value2 …”
数组名=($列表名)

方法四:
数组名[0]=“value”
数组名[1]=“value”
数组名[2]="value"

二、数组包括的数据类型

数值类型
字符类型(字符串):使用" "或’ '定义,防止元素当中有空格,元素按空格分割

三、获取数组长度

abc=(1 2 3 4 5 6 7 8)     #定义数组
echo $(#abc[*])或者echo $(#abc[@])   #获取数组长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读取某索引赋值

abc=(1 2 3 4 5 6 7 8)
echo ${abc[0]}

echo ${abc[1]}

echo ${abc[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数组遍历

[root@promote d3]#vim 3.sh
#!/bin/bash
arr=(5 4 3 2 1)

for i in ${arr[@]}
do

     echo $i

don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数组切片

arry=(1 2 3 4 5 6)
echo ${arry[*]}   

echo ${arry[@]}       #输出整个数组,此处*与@相同

echo ${arry[@]:0:2}   #获取 ${数组名[@或*]:起始位置:长度} 的值

echo ${arry[@]:2:2}

echo ${arry[@]:3: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数组替换

方法一:单个替换

arry=(1 2 3 4 5 6)

echo ${arry[*]}

arry[0]=66

echo ${arr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二:多个替换临时替换

echo ${arry[*]/6/77}      #临时替换

echo ${arry[*]}      #原来的值不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三:多个替换,永久替换

arrp=${arry[*]/6/88}

arry=($arrp)

echo ${arry[*]}

七、数组删除

echo ${arry[*]}

unset arry             #删除整个数组

echo ${arr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rr=(1 2 3 4 5 6 7)
echo ${arr[*]}

unset arr[5]           #删除数组中选择索引对应的元素
echo ${arr[*]}
echo ${arr[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八、数组追加元素

方法一:单个添加

arr=(1 2 3 4 5 6 7)
echo ${arr[6]}
arr[7]=8
arr[8]=9
echo ${ar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二:在不进行任何删减时,索引最大值,就是元素长度减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三:直接获取源数组的全部元素再加上新要添加的元素,一并重新赋予该数组,重新刷新定义索引

arr=(1 2 3 4 5 6 7)
echo ${arr[*]}

unset arr[2]
unset arr[4]

echo ${arr[*]}
echo ${arr[6]}
echo ${arr[5]}
echo ${arr[4]}
echo ${arr[2]}

arr=("${arr[@]}" 8 9 10)
echo ${arr[*]}
echo ${arr[4]}
echo ${arr[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四:待添加元素必须用“()”包围起来,并且多个元素用空格分隔

arr+=(10 11 12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九、向函数传数组参数

test2() {
newarrary=($(echo $@))
   echo "新数组的值为:${newarrary[*]}"
}

array=(3 2 1 4 5)
echo "原始数组的值为:${array[*]}"
test2 ${arra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十、排序算法

1.冒泡排序算法

基本思想: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对比相邻的两个元素值,如果满足条件就交换元素值,把较小的元素移动到数组前面,把大的元素移动到数组后面(也就是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这样较小的元素就像气泡一样从底部上升到顶部。

算法思路:
冒泡算法由双层循环实现,其中外部循环用于控制排序轮数,一般为要排序的数组长度减1次,因为最后一次循环只剩下一个数组元素,不需要对比,同时数组已经完成排序了。而内部循环主要用于对比数组中每个相邻元素的大小,以确定是否交换位置,对比和交换次数随排序轮数而减少。

#!/bin/bash

array=(60 20 30 50 10 40)
echo "原数组元素顺序为:${array[*]}"

for ((i=1;i<${#array[*]};i++))
do
    for ((a=0;a<${#array[*]}-i;a++))
    do

    if [ ${array[$a]} -gt ${array[$a+1]} ]
    then

    temp=${array[$a]}
    array[$a]=${array[$a+1]} 
    array[$a+1]=$temp  

fi

    done
done
   echo "经过冒泡排序后,数组顺序为:${array[*]}"

2.直接选择排序

基本思想:
将指定排序位置与其他数组元素分别对比,如果满足条件就交换元素值,注意这里区别冒泡排序,不是交换相邻元素,而是把满足条件的元素与指定的排序位置交换(如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排序),这样排序好的位置逐渐扩大,最后整个数组都成为已排序好的格式。

#!/bin/bash
array=(7 6 3 2 1 4)
echo "原数组元素顺序为:${array[*]}"

long=${#array[*]}
for ((i=1;i<$long;i++))
do

  index=0
   for ((a=1;a<=$long-$i;a++))
   do

    if [ ${array[$a]} -gt ${array[$index]} ]
    then
    index=$a
    fi
   last=$[$long-$i]

   temp=${array[$last]}
   array[$last]=${array[$index]}
   array[$index]=$temp

   done
done

echo "经过直接排序后数组元素顺序为:${array[*]}"

3.反转排序

基本思想:
把数组最后一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替换。倒数第二个元素与第二个元素替换,以此类推,直到把所有的数组元素反转替换完

#!/bin/bash
array=(10 20 30 40 50 60)
echo "现在的数组元素顺序为:${array[*]}"

long=${#array[*]}
for ((i=0;i<$long/2;i++))
do
   temp=${array[i]}
   array[$i]=${array[$long-$i-1]}
   array[$long-$i-1]=$temp
done
  echo "反转后顺序为:${array[*]}"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