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任务中-layer-norm比BatchNorm好在哪里

NLP任务中,layer-norm比BatchNorm好在哪里

本文主要是讲一下,为什么NLP任务中,比如Transformer,使用LayerNorm而不是使用BatchNorm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理解的最核心的点在于:为什么LayerNorm单独对一个样本的所有单词做缩放可以起到效果。

大家往下慢慢看,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理解,欢迎大佬拍砖,如果觉得我说的还行,点个在看鼓励一下。

为啥BN在NLP中效果差

上一个文章有说 BN的使用场景,不适合 RNN这种动态文本模型,有一个原因是因为batch中的长度不一致,导致有的靠后面的特征的均值和方差不能估算。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个大问题,可以缓解。我们可以在数据处理的时候,使句子长度相近的在一个batch,就可以了。所以这不是为啥NLP不用BN的核心原因。

回忆一下上个文章中,BN在MLP中的应用。 BN是对每个特征在batch_size上求的均值和方差。记住,是每个特征。比如说身高,比如说体重等等。这些特征都有明确的含义。

但是我们想象一下,如果BN应用到NLP任务中,对应的是对什么做处理?

是对每一个单词!

也就是说,我现在的每一个单词是对应到了MLP中的每一个特征。

也就是默认了在同一个位置的单词对应的是同一种特征,比如:“我/爱/中国/共产党”和“今天/天气/真/不错”

如何使用BN,代表着认为 "我"和“今天”是对应的同一个维度特征,这样才可以去做BN。

大家想一下,这样做BN,会有效果吗?

不会有效果的,每个单词表达的特征是不一样的,所以按照位置对单词特征进行缩放,是违背直觉的。

layner-norm 的特点

layner-norm 的特点是什么?layner-norm 做的是针对每一个样本,做特征的缩放。换句话讲,保留了N维度,在C/H/W维度上做缩放。

也就是,它认为“我/爱/中国/共产党”这四个词在同一个特征之下,所以基于此而做归一化。

这样做,和BN的区别在于,一句话中的每个单词都可以归到一个名字叫做“语义信息”的一个特征中(我自己瞎起的名字,大家懂就好),也就是说,layner-norm也是在对同一个特征下的元素做归一化,只不过这里不再是对应N(或者说batch size),而是对应的文本长度。

上面这个解释,有一个细节点,就是,为什么每个单词都可以归到“语义信息”这个特征中。大家这么想,如果让你表达一个句子的语义信息,你怎么做?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词语向量的加权求和来表示句子向量,这一点没问题吧。(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基于自己的任务去训练语义向量,这里只是说最直觉的办法)

上面这个方法就是出于每个单词都是语义信息的一部分这个insight。

引申-为啥BN在CNN可以而在NLP不可以

但是,我还想问一个问题,CNN中证明BN效果是很好的,NLP中的文本可以类比为图像,为什么BN在图像中效果好,在文本上效果差。

我是这样理解的。还是回到刚才,BN是对单词做缩放,在NLP中,单词由词向量来表达,本质上是对词向量进行缩放。词向量是什么?是我们学习出来的参数来表示词语语义的参数,不是真实存在的。

这就是NLP和图像的一个区别,图像的像素是真实存在的,像素中包含固有的信息。比如说,一张图像,最上面的一行像素,可以归为背景这个特征(这里只是为了理解,CNN做BN是基于整个feature map,而不是单独某一行像素)。

这个理解不确保正确,只是我自己的理解(记得是从一个知乎答案看到的,改天好好找一找)

简答说一下

写到这里,我写文章不是为了推导公式,因为这种推导文章太多了,而是想让大家看了我的文章之后再去看这些推导公式能够更加容易理解。

然后大家有问题的话,私信和我说,我也知道我自己写的哪里有问题,好改进。

点个在看再走呗,老弟

列一下参考资料:

各种Normalization - Mr.Y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86765356

这个文章关于BN和LN如何应用讲解的比较好,就是CNHW

NLP中 batch normalization与 layer normalization - 秩法策士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74516930

这个文章也还行,我在看的时候,看到中间那个图给了我点启发,就是在理解BN的时候,仅仅是在这个时候啊,我们的C,在CNN中是通道数,在理解BN的时候,理解为句子长度,这样”,每个样本通道数为 C,高为 H,宽为 W。对其求均值和方差时,将在 N、H、W上操作,而保留通道 C 的维度。具体来说,就是把第1个样本的第1个通道,加上第2个样本第1个通道 …… 加上第 N 个样本第1个通道,求平均,得到通道 1 的均值“这句话才比较好理解。

一般NLP来说,C为1吧。

模型优化之Layer Normalization - 大师兄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530247

推荐一下这个文章,总结了对比实验:”这里我们设置了一组对照试验来对比普通网络,BN以及LN在MLP和RNN上的表现“,我还没细看,之后看。

transformer 为什么使用 layer normalization,而不是其他的归一化方法? - pymars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811291/answer/1260290120

推荐这个答案,很好

<think>嗯,用户之前问过GroupNormLayerNorm的区别,现在又问这三者的区别,看来他想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的归一化方法。我需要把BatchNorm加进来比较,确保覆盖这三个的关键点。 首先,用户可能是在学习神经网络,特别是在做图像或者序列相关的项目。他可能遇到了训练中的问题,比如批次大小不稳定,或者在不同任务中选择归一化方法有困惑。之前已经回答了GroupNormLayerNorm,现在需要扩展到BatchNorm,帮助他区分各自的适用场景。 要比较这三个,得从计算方式、适用场景、优缺点入手。BatchNorm依赖于批次维度,而LayerNorm和GroupNorm不依赖,这对用户处理小批次或动态批次的情况很重要。比如,BatchNorm在训练和测试时行为不同,而另外两个则一致,这点需要强调。 用户可能关心实际应用中的选择,比如在CV中BatchNorm常用,但小批次可能用GroupNormNLP中多用LayerNorm。要举例子说明,比如Transformer用LayerNorm,ResNet用BatchNorm,小批次训练用GroupNorm。 还要注意数学公式的准确性,尤其是每个方法计算的均值和方差的维度。比如BatchNorm在C维度,LayerNorm在CHW,GroupNorm分组后的C部分。可能需要用LaTeX清晰表达公式,但按照系统指令,行内用$,独立公式用$$。 另外,用户可能需要知道为什么这些方法有效,比如解决内部协变量偏移,但最新的研究可能有不同看法,可以稍微提到,但重点还是区别和选择。 最后,确保结构清晰,分点对比,可能用表格总结,帮助用户快速比较。代码示例部分,用PyTorch的代码展示如何调用这三个方法,方便用户实践。 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点,比如参数数量、对超参数的敏感度(如GroupNorm的组数),以及在不同任务中的效果差异。比如BatchNorm对batch size敏感,而GroupNormLayerNorm不敏感,这对用户的实际应用很重要。 总之,回答需要全面、结构清晰,突出三者的核心区别,结合实际例子和场景,帮助用户做出合适的选择。</think>在神经网络中,**BatchNorm(批量归一化)**、**LayerNorm(层归一化)** 和 **GroupNorm(组归一化)** 是三种核心的归一化方法,它们的核心区别在于**归一化的维度划分**和**适用场景**。以下是逐步对比: --- ### **1. 核心区别(计算维度)** 假设输入数据维度为 $N \times C \times H \times W$(批次×通道×高度×宽度): | **方法** | **归一化维度** | **公式简化描述** | |--------------|----------------------------------------|---------------------------------------------------------------------------------| | **BatchNorm** | **跨批次(Batch)的同一通道** | 对每个通道 $C$,计算所有样本 $N$ 的均值和方差,公式:<br> $\mu_c = \mathbb{E}_{N,H,W}[X_{n,c,h,w}]$ | | **LayerNorm** | **单个样本的所有通道+空间维度** | 对每个样本 $N$,计算所有 $C \times H \times W$ 的均值和方差,公式:<br> $\mu_n = \mathbb{E}_{C,H,W}[X_{n,c,h,w}]$ | | **GroupNorm** | **单个样本的通道分组(组内C/G通道)** | 对每个样本 $N$ 和组 $g$,计算组内 $\frac{C}{G} \times H \times W$ 的均值和方差,公式:<br> $\mu_{n,g} = \mathbb{E}_{C/G,H,W}[X_{n,g\cdot (C/G):(g+1)\cdot (C/G),h,w}]$ | --- ### **2. 适用场景对比** | **特性** | **BatchNorm** | **LayerNorm** | **GroupNorm** | |----------------|--------------------------------------|------------------------------------|------------------------------------| | **依赖批次大小** | 高度依赖(需要足够大的批次统计量) | 完全无关 | 完全无关 | | **典型应用** | 图像分类(如ResNet)、大批次训练 | NLP(Transformer、RNN)、序列数据 | 图像任务(小批次训练、动态批次) | | **训练/测试差异** | 需维护全局均值和方差(动量更新) | 无差异(直接计算) | 无差异(直接计算) | | **优点** | 稳定训练、加速收敛 | 对变长数据友好、避免批次依赖 | 灵活分组、对小批次鲁棒 | | **缺点** | 小批次效果差、测试阶段需额外处理 | 计算开销较大(需全局统计) | 组数 $G$ 需调参(默认G=32) | --- ### **3. 直观理解** #### **BatchNorm**: - **核心思想**:利用批次内所有样本的统计量,对每个通道独立归一化。 - **示例**:在图像分类中,假设批次大小为64,对每个通道的64张图片的同一位置像素计算均值和方差。 - **问题**:若批次较小(如Batch=2),统计量不准确,导致训练不稳定。 #### **LayerNorm**: - **核心思想**:对单个样本的所有特征(通道+空间维度)整体归一化,消除特征间的量纲差异。 - **示例**:在Transformer中,对每个词向量的所有维度(如512维)归一化,使不同词向量的分布一致。 #### **GroupNorm**: - **核心思想**:折中方案,将通道分组(如G=32组),在组内做归一化,保留部分通道关联性。 - **示例**:在图像分割任务中,若批次较小(Batch=4),将通道分为32组,每组单独归一化。 --- ### **4. 数学公式对比** #### **BatchNorm**: 对每个通道 $c$ 计算: $$ \mu_c = \frac{1}{N \cdot H \cdot W} \sum_{n=1}^N \sum_{h=1}^H \sum_{w=1}^W X_{n,c,h,w}, \quad \sigma_c^2 = \frac{1}{N \cdot H \cdot W} \sum_{n=1}^N \sum_{h=1}^H \sum_{w=1}^W (X_{n,c,h,w} - \mu_c)^2 $$ #### **LayerNorm**: 对每个样本 $n$ 计算: $$ \mu_n = \frac{1}{C \cdot H \cdot W} \sum_{c=1}^C \sum_{h=1}^H \sum_{w=1}^W X_{n,c,h,w}, \quad \sigma_n^2 = \frac{1}{C \cdot H \cdot W} \sum_{c=1}^C \sum_{h=1}^H \sum_{w=1}^W (X_{n,c,h,w} - \mu_n)^2 $$ #### **GroupNorm**: 对每个样本 $n$ 和组 $g$ 计算: $$ \mu_{n,g} = \frac{1}{\frac{C}{G} \cdot H \cdot W} \sum_{c=g\cdot \frac{C}{G}}^{(g+1)\cdot \frac{C}{G}} \sum_{h=1}^H \sum_{w=1}^W X_{n,c,h,w}, \quad \sigma_{n,g}^2 = \frac{1}{\frac{C}{G} \cdot H \cdot W} \sum_{c=g\cdot \frac{C}{G}}^{(g+1)\cdot \frac{C}{G}} \sum_{h=1}^H \sum_{w=1}^W (X_{n,c,h,w} - \mu_{n,g})^2 $$ --- ### **5. 代码示例(PyTorch)** ```python import torch.nn as nn # BatchNorm(对每个通道C归一化) batch_norm = nn.BatchNorm2d(num_features=C) # 输入形状 [N, C, H, W] # LayerNorm(对每个样本的所有C+H+W归一化) layer_norm = nn.LayerNorm([C, H, W]) # 输入形状 [N, C, H, W] # GroupNorm(将C个通道分为G组) group_norm = nn.GroupNorm(num_groups=G, num_channels=C) # 输入形状 [N, C, H, W] ``` --- ### **6. 总结** - **选择BatchNorm**:当批次较大且稳定时(如图像分类任务),需注意测试阶段的统计量处理。 - **选择LayerNorm**:当数据为变长序列(如NLP)、或需要消除通道间差异时(如Transformer)。 - **选择GroupNorm**:当批次较小或动态变化时(如目标检测、图像分割),需通过实验确定组数 $G$。 - **共同目标**:通过归一化加速训练、缓解梯度消失/爆炸,但实现方式和适用场景不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onnx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