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盘结构
1.磁盘的物理结构:
盘片:硬盘有多个盘片,每盘片两面
磁头:每面一个磁头
2.磁盘的数据结构:
扇区:盘片被分为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区存放512字节的数据,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
磁道: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是由磁头在盘片表面划出的圆形轨迹
柱面: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由同一半径圆的多个磁道组成
硬盘的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512字节)
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
磁盘的接口类型:IDE、SATA、SCSI、SAS、光纤通道、M.2
3.MBR与磁盘分区表示
主引导记录(MBR: Master Boot Record)
MBR位于硬盘第一个物理扇区处 MBR中包含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 分区表有4个分区记录表,每个分区及录取占16个字节 Linux中将硬盘、分区等设备均表示为文件
4.磁盘分区结构
磁盘中的主分区目录只有4个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序号限制在1~4 扩展分区再分为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的序号将始终从5开始
Linux中硬盘、文件分区的文件表示:/dev/sdb /dev/sdb1 /dev/sdb2 sd:表示为硬盘设备接口类型,sd为SCSI hd为IDE 硬盘序号是以字母 a b c ... 顺序依次表示 分区序号是以数字 1 2 3 ... 顺序依次表示。主分区号 1~4 ,逻辑分区始终是从 5 开始
MBR分区格式最大支持2.2TB的存储设备,每个硬盘最多可分4个主分区,或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和在扩展分区里分多个逻辑分区
5.文件系统类型
XFS文件系统
- 存放文件和目录数据的分区
- 高性能的日志型文件系统,特别擅长于处理大文件,可支持上百万TB的存储空间
- CentOS 7 系统中默认使用的文件系统
SWAP交换文件系统
- 为Linux系统建立交换分区
- 一般设置为物理内存的1.5~2倍
Linux支持的其他文件系统类型
EXT4/3、FAT32、NTFS、LVM
二.管理磁盘和分区
1.查看或管理磁盘分区fdisk:fdisk -l查看确认新硬盘设备
交互模式中的常用指令
n | 新建分区 |
p/e/l | 创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
1 | 设置分区号,主分区/扩展分区 1~4 ,逻辑分区从 5 开始 |
t | 设置分区类型ID,常用的有 83 默认的linux类型,82 SWAP,8e LVM,fd RAID |
p | 查看当前分区情况 |
w/q | 保存退出/不保存退出 |
d | 删除分区 |
创建新硬盘:
添加新硬盘步骤:
添加完新硬盘后要么通过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命令刷新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1/scan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或者重启服务器刷新
如何对硬盘进行分区:
fdisk /dev/sdb进行分区
w保存退出
三.创建文件系统
1.mkfs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
2.挂载、卸载文件系统:
mount挂载文件系统、ISO镜像文件到指定文件夹
umount卸载已加载的文件
四.Linux系统添加新硬盘的步骤:
1.插入新的硬盘
2.重启系统/在线刷新
3.fdisk新建分区
4.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
5.挂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