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探讨在工作中与他人进行沟通、沟通、协作时的一些建议。
1. 前言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和他人进行交流。有些可能出于习惯和礼貌,或者单纯的闲聊。而我们在与他人发起工作上的沟通时,总是会有一个明确的原因。比如寻求帮助,搜集意见或建议等。
因此,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作中的沟通更需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追求沟通背后目标的达成。
2. 沟通的类别及目标
工作中的沟通总是有明确的原因,那么也就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原因 | 目标 |
传达意思 | 让对方理解所传达的内容 |
委派工作任务 | 让对方理解工作任务内容,并能够正常开展工作 |
工作汇报 | 让对方了解自己手头任务的现状,以及未来预期 |
寻求帮助 | 让对方了解自己所遇到问题的详细情况,并使对方掌握足以解决问题的信息 |
不同的沟通原因及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少存在差异。
2.1 传达意思
「传达意思」常见于推出制度规范,提出要求等场合。
在传达意思时,除了一些显而易见,无需解释的情况(如:最后离开公司的人负责关灯),额外附上具体说明原因,事例等,可以更好得让对方对事情的理解,从而保证意思的传达可以真正落实。
反例(理解过度)
组长 | 组员 |
写代码的时候记得写注释! | |
好的! | |
(花了1星期给每一行都写上了注释) | |
不要每行代码都写注释啊 | |
不是你让我写的么?? |
正例
组长 | 组员 |
写代码记得加上注释 | |
比如那些复杂的算法,特殊例外处理,临时修改的地方 | |
好的! |
2.2 委派任务
「委派任务」在工作中很常见,但由于一定是领导向下属委派任务,往往也容易出现问题而不自知。
有的领导可能因为比较忙,习惯性地以对待老手的方式向新人或者新接手业务的下属委派任务,预设对方已经知道了所有事情。但这样很难称得上是有效的沟通,工作很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得到切实推进,最终结果可能只是让领导更忙而已。
因此,委派任务时,除非对方是老手,否则在委派任务时,相关的必要信息应当一并提供。如有必要,也要确认好大致工作内容,避免对方陷入迷茫和盲目,甚至完全偏离任务目标。
最终保证对方「已经了解足以完成任务的所有信息」,即使存在不了解的部分,也要保证对方知道可以从哪儿去了解(如:可参考的文档,可咨询的同事等)。
反例(信息提供不全)
领导 | 新人 |
你把最近3个月的新客户信息整理一下 | |
好的 | |
(我好像啥都不知道啊?) | |
请问客户信息是在哪儿看的? | |
就那个CRM系统,地址是 | |
好的 | |
(我好像没账号) | |
登录好像要账号,我应该找谁? | |
你找张三给你开一个账号吧 | |
好的 | |
(进去了,好复杂的系统,这不会用啊,也不敢乱点) | |
这个客户信息是不是这里? | |
你问题怎么这么多!不会自己研究么? | |
好吧... | |
(压力山大,不知道后面要问谁) |
正例
领导 | 新人 |
你把最近3个月的新客户信息整理一下 | |
你先去找张三给你开CRM系统的账号, | |
好的 |
2.3 工作汇报
有工作安排就有工作汇报。工作汇报包括简单的口头汇报,到完整的周报,无论哪种汇报,都应该写明哪个项目的哪个任务,现状如何,未来预期如何。
其次,在工作中途遇到困难,导致工作延期、或者无法推进的,应当主动立刻汇报,而不是等别人来问了才回答。
最后,工作中的每个人应当时刻注意自己所在岗位所具有的「权限」。比如,研发可以决定一个功能怎么做出来,也可以提议增减功能,但没有权限直接添加或者删除一个功能。遇到超权限的事情,一定要主动向上汇报,切不可擅自行动。
反例(信息提供不全)
组员 | 组长 |
功能XXX做得差不多了 | |
什么的功能XXX?? | |
就A项目的那个XXX功能 | |
哦,那差不多是什么意思?可以开始测试了么? | |
还差一点 | |
???差哪点? | |
就是最后发送邮件的部分还没好 | |
哦,那什么时候能好?截止日期就明天了啊 | |
应该可以 | |
(为什么不能一次把话说完) |
正例
组员 | 组长 |
A项目的XXX功能,可以开始测试了 | |
好 |
反例(不到最后绝不汇报)
组员 | 组长 |
(闷声开发了一星期) | |
A项目的XXX功能明天就截止了,做得怎么样了? | |
来不及了 | |
怎么来不及了?这功能不是都做了一个星期了么? | |
这里有块处理,要等第三方对接,就这花了我五天时间 | |
你早点不说?? |
正例
组员 | 组长 |
(接到任务后大致看了一遍需求) | |
这次A项目的XXX功能,有块处理不是很好弄,要等第三方对接 | |
好,那我调整一下 |
2.4 寻求帮助
「寻求帮助」应该是工作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沟通了。可以说,任何两个同事之间都有可能进行有关寻求帮助的沟通。
在这种沟通中,最最重要的就是永远都不要预设对方已经了解事情的全貌。应当始终先讲清楚事情的由来,提供必要信息(如:完整的截图、URL地址、各种ID等),且URL、ID等应当提供文字版方便对方复制,而不要给文字截图。
反例(过于狭窄的提问)
员工A | 员工B |
DataKit可以采集XXX系统的数据么? | |
不能 | |
(确实没有对应的采集器) | |
(看来这个客户做不了) |
正例
员工A | 员工B |
我这边有个客户,很多年前上的一套XXX系统,发现时不时会自动退出。 | |
可以使用YYY功能 |
反例(过于含糊的提问)
员工A | 员工B |
怎么发邮件? | |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 |
(你是谁?你在做什么?要想要什么效果?) |
正例
员工A | 员工B |
我手头有个注册成功后给用户发送欢迎邮件的功能 | |
不用自己做,调用XXX的API发送就行 |
反例(犹抱琵琶半遮面式提问)
员工A | 员工B |
页面报错了! | |
报什么错? | |
[图片:一小块报错文字截图] | |
这是哪儿的截图? | |
事件列表这里 | |
你的工作空间ID是什么? | |
[图片:工作空间ID的截图] | |
不是,你截图我没法复制文字啊 | |
wksp_xxxxxx | |
(好累...) |
正例
员工A | 员工B |
我在事件列表页面,点击详情时页面报错了。 | |
[图片:整个窗口的截图] | |
好的,我看一下 |
3. 应当避免的沟通案例
错误的沟通方式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往往还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在工作中应当极力避免这类错误的沟通方式。
3.1 急功近利,缺乏尊重
员工A | 员工B |
DataKit可以采集XXX系统的数据么? | |
你是什么客户?什么场景? | |
你只要告诉我,行还是不行? | |
??? | |
(我可以直接回答「不行」,但我也感觉不能这么简单回答) |
员工A | 员工B |
观测云的XXX功能什么时候上? | |
这个功能已经排在计划中了,上线后会通知的 | |
你就告诉我什么时候上,我客户在等着呢 | |
??? | |
(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应该不是这个道理) |
3.2 断章取义,拒绝思考
员工A | 员工B |
观测云可以实现XXX功能么? | |
目前是没有的,因为这个不是一个普遍的功能 | |
那就是没有这个功能,是吧 | |
??? | |
(这么说的确没错,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
3.3 三字一句,堪比诗人
员工A | 员工B |
在吗? | |
我有个问题 | |
想问你一下 | |
DataKit的问题 | |
你知道的吧? | |
不知道能不能采集XXX系统的数据 | |
??? | |
(噼里啪啦一大串,结果就是一句话,心累...) |
评:短时间内大批消息提示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打断手头的工作,零碎的短句也不方便将聊天内容加入「稍后处理」或者「代办」、「任务」等,应当尽量一次性把事情说完
3.4 钉钉在手,万事皆Ding
员工A | 员工B |
[Ding] 在吗? | |
??? | |
(你都Ding了倒是说清楚啥事呀!) |
评:钉钉的Ding其实是个没用的功能。紧急事情应该直接打电话,不紧急的留言,Ding充其量就只适合在发公告时用一下,聊天用Ding并无必要
3.5 文字到底,绝不电话
员工A | 员工B |
在吗?有个事情很着急啊! | |
在吗? | |
快点,客户在等着呢! | |
??? | |
(真着急为啥不直接打电话?) |
评:文字聊天始终存在沟通效率的局限性,对于真正紧急的事情,应当打电话确认(注意是电话,不是网络电话)
3.6 大事小事,都打电话
员工A | 员工B |
[电话] | |
[电话] | |
[电话] | |
[电话] | |
??? | |
(我也有自己的活要干,别什么事情都打电话来打断我啊!) |
评:打电话一般作为紧急沟通方式,沟通效率高但也干扰了对方的工作,注意不要滥用
3.7 忽视文档,不愿搜索
员工A | 员工B |
DataKit怎么安装? | |
文档里有 | |
XXX功能返回的数据结构是什么啊? | |
文档里有 | |
YYY是什么意思啊 | |
百度一下 |
评:文档要读完整,有问题应当先搜索,直接找人问看似很积极,实际只是在浪费他人时间而已
后记
好的沟通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同时也能让双方都心情舒畅,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为对方着想」。
------------------
“观测云”是一款面向开发、运维、测试及业务团队的实时数据监测平台,能够统一满足云、云原生、应用及业务上的监测需求,快速实现基础设施、中间件、应用层和业务层的可观测。基础设施监测、日志与指标管理、应用性能监测、用户访问监测、可用性监测、异常检测、系统级安全巡检、场景和仪表板等是“观测云”的可观测解决方案,通过统一的数据采集、全面的数据监控、无缝的关联分析、自定义的场景搭建、高度的可编程性,敏捷的成员协作,为用户提供了最快、最轻松、最全面、最自由的系统可观测平台。
最后,观测云祝愿大家能够沟通顺畅,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