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欢迎来到停止重构的频道。
本期讨论SQL。
SQL语句,是用于操作MySQL等数据库的,SQL语句是非常复杂的。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掌握它的全部内容,只需要掌握SQL语句的基础和常用语法即可。

我们按这样的顺序展开讨论:
1、SQL介绍
2、数据库管理
3、数据操作:新增
4、数据操作:删除
5、数据操作:修改
6、数据操作:查询
SQL介绍
严格意义上讲,SQL并不能算是编程语言,它更类似于Linux的终端命令。

SQL是用于远程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命令。
关系型数据库一般是服务软件,客户端通过远程发送SQL命令,以操作关系型数据库服务。

关系型数据库,比如MySQL、Oracle等,是表格类型的数据库。
说白了,这类数据库就像excel一样。
一个数据库中可以创建多个表格,一个表格中可以设定多个属性,每行是一组数据。

虽然SQL语句是有通用标准的,但是不同的数据库或者相同数据库的不同版本,所支持的SQL语法尽管大体上是类似的,但是仍会有一些细小区别。
本期以MySQL8作为实操数据库。
SQL是对关系型数据库操作的命令,一般分为两类:
1、数据库管理
2、数据操作

数据库管理
首先是数据库管理。
这类SQL语句,比如新建/删除数据库,新建/修改/删除数据表等。

我们当然可以用SQL完成。
但是,这里更推荐的做法是,使用navicat、DBeaver等图形工具,因为这类图形工具操作起来更加直观。

其中navicat是收费软件,DBeaver的社区版是免费的。
本期以DBeaver为例。

安装完DBeaver后,就可以远程连接MySQL8数据库服务。
这里填写我们的本地数据库的ip/密码等连接信息,即可完成连接。

这里我们新建1个数据库,并在其中创建2张数据表以方便后续数据操作的讲解。
创建数据库时,名称设置为school。
字符集一般选择utf8mb4,它是完整的Unicode字符集,可以正常存储生僻字、数学符号、表情等特殊字符。
排序规则一般选择utf8mb4-general-ci,也就是大小写不敏感的通用排序规则,这种排序规则性能较好。

创建好数据库后,在其中创建2张数据表。
第一张用于存储学生信息,命名为student。
属性设置为id、name、class、age,用于记录学生的id、名字、班级、年龄。


每个属性需要设置值存储类型。
id、年龄ag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87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