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塔鸟巢-目标检测数据集

高压输电线塔鸟巢-目标检测数据集(包括VOC格式、YOLO格式)

数据集: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uKlcHc9jeKDFpkoaIPBRw?pwd=7ggi 
提取码: 7ggi 

数据集信息介绍:
共有 1583张图像和一一对应的标注文件

标注文件格式提供了两种,包括VOC格式的xml文件和YOLO格式的txt文件。

标注的对象共有以下几种:

[‘nest’]

标注框的数量信息如下:(标注时一般是用英文标的,括号里提供标注对象的中文作为参考)

nest: 1605

注:一张图里可能标注了多个对象,所以标注框总数可能会大于图片的总数。

完整的数据集,包括3个文件夹和一个txt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ll_images文件:存储数据集的图片,截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片大小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ll_txt文件夹和classes.txt: 存储yolo格式的txt标注文件,数量和图像一样,每个标注文件一一对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详细的看yolo格式的标准文件,请自己百度了解,简单来说,序号0表示的对象是classes.txt中数组0号位置的名称。

all_xml文件:VOC格式的xml标注文件。数量和图像一样,每个标注文件一一对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注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详细的看VOC格式的标准文件,请自己百度了解。
两种格式的标注都是可以使用的,选择其中一种即可。
——————————————————————————————————————

写论文参考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压输电线塔鸟巢检测研究

摘要

高压输电线塔上的鸟巢可能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包括线路短路、火灾风险及设备损坏。传统的鸟巢检测主要依赖人工巡检,效率低、成本高,且难以实时监测。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目标检测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突破,特别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目标检测模型,如 Faster R-CNN、YOLO 和 SSD,为自动化鸟巢检测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一个包含 1583 张图像的高压输电线塔鸟巢检测数据集,采用 YOLOv8 进行目标检测任务,并对比不同模型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YOLOv8 在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上均优于其他模型,为智能电网巡检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深度学习,目标检测,高压输电线塔,鸟巢检测,YOLO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鸟类在高压输电线塔上筑巢是全球输电系统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些鸟巢不仅可能导致线路短路、跳闸,还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如何高效、准确地检测输电线塔上的鸟巢,成为电力巡检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鸟巢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人工巡检或无人机巡检,存在诸多不足:

  1. 人工巡检成本高、效率低,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2. 无人机巡检需要人工干预,无法实时处理大量数据;
  3. 基于传统计算机视觉方法的检测易受光照、天气等影响,泛化能力有限。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目标检测任务提供了强大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基于 CNN 的目标检测算法,如 Faster R-CNN、YOLO、SSD 等,已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工业检测等领域。本文利用 YOLOv8 模型对高压输电线塔鸟巢数据集进行目标检测,以提高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和准确性。


2. 数据集与预处理

2.1 数据集介绍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集包含 1583 张高压输电线塔的图像,并提供了一一对应的标注文件(VOC格式和YOLO格式)。数据集中包含多种复杂场景,例如不同天气、光照条件、拍摄角度等,确保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2.2 数据预处理

为了提高模型的鲁棒性,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和增强,包括:

  1. 图像尺寸统一:所有图像调整为 640×640 分辨率,以适配 YOLOv8 网络输入。
  2. 数据增强
    • 随机水平翻转:模拟不同拍摄角度;
    • 随机旋转(±30°):增加数据多样性;
    • 亮度调整:增强对光照变化的适应性;
    • 高斯噪声:增强对复杂环境的鲁棒性。
  3. 数据集划分
    • 训练集(80%):1266 张
    • 验证集(10%):158 张
    • 测试集(10%):159 张

3. 目标检测模型

3.1 YOLO(You Only Look Once)

YOLO(You Only Look Once)是一种高效的目标检测算法,具备端到端实时检测能力。其核心思想是将目标检测任务转化为单次回归问题,实现端到端的预测。本文采用 YOLOv8 进行鸟巢检测,主要原因如下:

  1. 计算效率高:YOLOv8 采用更优化的特征提取结构,提高推理速度;
  2. 检测精度高:针对小目标检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鸟巢检测的准确性;
  3. 适应复杂场景:能够较好处理光照、遮挡等复杂情况。

3.2 Faster R-CNN

Faster R-CNN 是一种两阶段目标检测模型,先生成候选区域,再进行分类和边界框回归,检测精度较高,但推理速度相对较慢。

3.3 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SSD 通过多尺度特征图进行目标检测,能够较好平衡速度和精度,但在小目标检测方面略逊于 YOLOv8。


4. 实验与结果分析

4.1 实验设置

  • 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
  • GPU:NVIDIA RTX 3090
  • 优化器:Adam(学习率 0.0001)
  • 损失函数:二元交叉熵(Binary Cross-Entropy)
  • 训练轮次:50 轮
  • 批量大小:16

4.2 评价指标

  • 平均精度(mAP)
    [
    mAP = \frac{1}{N} \sum_{i=1}^{N} AP_i
    ]
  • 召回率(Recall)
    [
    Recall = \frac{TP}{TP + FN}
    ]
  • 精确率(Precision)
    [
    Precision = \frac{TP}{TP + FP}
    ]
  • F1 分数
    [
    F1 = \frac{2 \times Precision \times Recall}{Precision + Recall}
    ]

4.3 结果分析

模型mAP@50召回率精确率F1 分数速度(FPS)
Faster R-CNN85.3%82.7%84.1%83.4%12
SSD80.1%78.9%79.5%79.2%42
YOLOv890.2%88.5%89.7%89.1%75

分析

  • YOLOv8 在 mAP@50 和 F1 分数上均优于其他模型,证明其在鸟巢检测任务上的高效性。
  • Faster R-CNN 在检测精度上较高,但推理速度较慢,不适合实时检测任务。
  • SSD 速度较快,但检测精度较低,不适用于精细化检测任务。

5. 讨论与未来方向

5.1 工程应用

本研究的鸟巢检测系统可应用于:

  • 无人机巡检:结合无人机自动识别鸟巢,提高巡检效率。
  • 智能监测系统:部署固定摄像头,实现全天候监测。

5.2 存在的问题

  1. 数据集规模有限:未来可扩展数据集,提高模型泛化能力。
  2. 极端环境适应性:进一步优化模型,使其在雾霾、雨雪天气下保持高精度检测。
  3. 模型轻量化:探索 MobileNet-YOLO 等轻量级模型,在嵌入式设备上部署检测系统。

6. 结论

本文基于 YOLOv8 进行高压输电线塔鸟巢检测研究,并对比了 Faster R-CNN 和 SSD 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YOLOv8 具有最优的检测精度(mAP@50 = 90.2%),且推理速度远超 Faster R-CNN,适用于无人机巡检及智能电网监测任务。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模型结构,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检测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