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同步----递归锁

本文探讨了线程同步中的递归锁和非递归锁概念,递归锁允许同一线程多次获取,避免死锁,而非递归锁多次获取可能导致死锁。Windows的Mutex和Linux的pthread_mutex_t(设为递归)是递归锁的例子。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非递归锁,以减少潜在问题。文章还提到了互斥量属性的初始化、设置和相关函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概述

最常见的进程/线程的同步方法有互斥锁(或称互斥量Mutex),读写锁(rdlock),条件变量(cond),信号量(Semophore)等。在Windows系统中,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和事件对象(Event)也是常用的同步方法。

 

简单的说,互斥锁保护了一个临界区,在这个临界区中,一次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线程。如果有多个进程在同一个临界区内活动,就有可能产生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导致错误。

 

读写锁从广义的逻辑上讲,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共享版的互斥锁。如果对一个临界区大部分是读操作而只有少量的写操作,读写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线程互斥产生的代价。

 

条件变量允许线程以一种无竞争的方式等待某个条件的发生。当该条件没有发生时,线程会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当被其它线程通知条件已经发生时,线程才会被唤醒从而继续向下执行。条件变量是比较底层的同步原语,直接使用的情况不多,往往用于实现高层之间的线程同步。使用条件变量的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线程池(Thread Pool)了。

 

在学习操作系统的进程同步原理时,讲的最多的就是信号量了。通过精心设计信号量的PV操作,可以实现很复杂的进程同步情况(例如经典的哲学家就餐问题和理发店问题)。而现实的程序设计中,却极少有人使用信号量。能用信号量解决的问题似乎总能用其它更清晰更简洁的设计手段去代替信号量。 

 

本系列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讲解这些同步方法应该如何使用(AUPE的书已经足够清楚了)。更多的是讲解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些关于锁的概念,以及比较经典的使用与设计方法。文章会涉及到递归锁与非递归锁(recursive mutex和non-recursive mutex),区域锁(Scoped Lock),策略锁(Strategized Locking),读写锁与条件变量,双重检测锁(DCL),锁无关的数据结构(Locking free),自旋锁等等内容,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那么我们就先从递归锁与非递归锁说开去吧:)

 

1 可递归锁与非递归锁
1.1 概念

    在所有的线程同步方法中,恐怕互斥锁(mutex)的出场率远远高于其它方法。互斥锁的理解和基本使用方法都很容易,这里不做更多介绍了。

Mutex可以分为递归锁(recursive mutex)和非递归锁(non-recursive mutex)。可递归锁也可称为可重入锁(reentrant mutex),非递归锁又叫不可重入锁(non-reentrant mutex)。

二者唯一的区别是,同一个线程可以多次获取同一个递归锁,不会产生死锁。而如果一个线程多次获取同一个非递归锁,则会产生死锁。

Windows下的Mutex和Critical Section是可递归的。Linux下的pthread_mutex_t锁默认是非递归的。可以显示的设置PTHREAD_MUTEX_RECURSIVE属性,将pthread_mutex_t设为递归锁。

在大部分介绍如何使用互斥量的文章和书中,这两个概念常常被忽略或者轻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