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深度研究新范式:DeepResearch技术详解与DeerFlow架构解析
智能体技术正从简单问答向自主研究演进,DeepResearch开启了AI主动探索知识的新篇章
1. 引言:Agent时代的到来
2025年已成为AI Agent的爆发元年。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 OpenAI 提出将ChatGPT打造为"T型技能智能体"
- 华为 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50+先锋鸿蒙智能体火热开发中
- Google 让智能体全面进驻搜索和Gemini助手
- 微软 提出打造"开放智能体网络"的愿景
在这场技术变革中,DeepResearch 作为Agent技术的重要演进方向,正引领着AI从被动应答向主动研究的转变。
2. 什么是Agent?智能体的核心技术要素
Agent是一种具备感知环境变化、独立自主做出决策,并能够主动执行相应行动的人工智能系统。其核心架构可概括为:
Agent = LLM(大脑) + 记忆(存储器) + 规划技能(思维链) + 工具使用(手脚)


2.1 Agent的四大核心能力
LLM(大脑)
- 提供核心的语言理解、推理与生成能力
- 是整个智能体的决策中心
记忆系统(存储器)
- 短期记忆:使用模型的上下文窗口,在单次任务中保持对话连贯性
- 长期记忆:通过向量数据库存储历史交互和经验,支持持续学习


规划技能(思维链)
- 对复杂任务进行分解、规划和调度
- 具备自我反思能力,根据执行结果调整策略

工具使用(手脚) - 调用API、执行搜索、运行代码等
- 扩展智能体能力边界,与现实世界交互

2.2 Agent的四大特性
| 特性 | 说明 | 应用价值 |
|---|---|---|
| 自主性 | 无需人类持续干预就能独立运作 | 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
| 反应性 | 感知环境变化并及时作出响应 | 实时适应动态场景 |
| 主动性 | 能主动发起行动以实现目标 | 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服务 |
| 社交能力 | 与其他Agent或人类进行交互协作 | 支持多智能体协同工作 |
3. 从传统RAG到DeepResearch的技术演进
3.1 传统RAG的局限性
传统RAG(检索增强生成)虽然弥补了LLMs在动态知识和专业领域能力的缺陷,但存在明显局限:
- 被动性:仅消费检索结果,无主动探索能力
- 单步性:"检索→生成"单轮流程,缺乏深度推理
- 无规划:缺乏任务分解与策略制定能力

3.2 DeepSearch的突破与不足
DeepSearch通过"搜索→阅读→推理"的循环流程实现持续检索,直到满足预设条件。其独特之处在于迭代性,会持续进行多次搜索-分析-优化循环。
核心流程:
- 搜索: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广泛探索信息
- 阅读:深入剖析网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 推理:综合评估当前状态,决定下一步行动
局限性:仅完成迭代搜索,无法实现综合分析与结构化输出

3.3 DeepResearch的定位与技术演进
DeepResearch将信息探索与结构化分析、多步推理生成相结合,实现从数据溯源到可信综合性报告的完整输出流程。
演进历程:
- 2023-2025.2:早期原型阶段(Qwen-Agent、Google Gemini Deep Research)
- 2025.2-2025.3:商业发布阶段(DeepSeek Model、Perplexity Deep Research)
- 2025.3-至今:多模态集成阶段,持续演进中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8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