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
一、多分支if选择结构
if(条件1){操作1}
else if(条件2){操作2}
else if(条件3){操作3}
else{操作4}
- 执行的步骤:
1.判断条件1是否满足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操作1;如果不满足,则往下执行
2.再判断条件2是否满足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操作2;如果不满足,则往下执行
3.……以此类推……如果都不满足,则执行else里的操作4
注意点:
- 没有else语句,则不会执行,如果有else语句,则一定会执行;
- 条件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有顺序)
- 多分支if一般用于区间比较多的语句
二、嵌套if选择结构
- 一个完整的if选择结构包含另一个完整的if选择结构
语法:if(条件1){ if(条件2){} }
三、switch语句
- switch(表达式){
case 1:操作1;break;
case 2:操作2;break;
……<以此类推>
default:操作n;break;}
注意点:
- 表达式必须是一个变量 <支持的类型:枚举、String>
- case后面紧跟的必须是一个常量且case必须与break进行搭配
- default相当于一个else
if与switch的区别:
- if使用的范围更大、更广;但是每次比较都重新来获取这个变量值
- switch用于等值操作,效率比较高,但使用的范围小
三、循环语句
<一>、while(条件){ 执行的操作 }
特点:执行的次数多,条件必须是boolean类型,先判断再执行
- 执行步骤:
1.初始化条件
2.判断条件是否成功
3.如果成立,执行循环操作,否则退出循环
所有的循环都要找到三个步骤:1.循环条件;2.执行操作;3.避免死循环
<二>、do{ 执行的操作 }while(条件)
- 执行的过程:
1.执行相应的操作
2.判断条件是否满足
3.如果条件满足,继续执行循环;如果条件不满足,退出循环
1.特点:先执行操作,再判断条件;且至少执行一次 2.<while>、<do while>循环都不知道循环的次数
<三>、for(初始化的条件;循环的条件;递增的变量){ 执行的操作 }
- 执行的步骤:
1.初始化条件
2.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满足
3.如果满足,执行循环操作
4.递增当前变量 - 注意点:1.初始化变量只执行一次;2.小括号的条件都是用分号分割,小括号外没有分号
1.break:是结束循环,不会执行下面的循环 2.continue:是结束本次循环 3.return:一般用于方法里用来返回一个值,在循环跟break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