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厌倦了 Java 内卷的软件工程学子,研究生阶段果断选择区块链进行深造,在众多大佬中还能拿下黑客松第一名;
一个财务专业的非科班生,因为给游戏公司做副业时意外接触加密货币,如今在村子里撸猫喝咖啡,过着独立开发者的远程自由生活;
一个传统金融的资深 Java 工程师,被一篇技术博客中的去中心化理念深深震撼,从此边工作边学习,踏上了 Web3 转型之路。
这些故事真实发生在刚刚结营的「Polkadot 上的 Solidity 开发」课程中。该课程由 OneBlock+、Polkadot 与 PaperMoon 联合推出,共吸引了 219 名开发者报名学习。他们中有 21% 的 Web3 开发者、25% 的在校学生、还有 36% 来自传统 Web2 行业的转型者。
OneBlock+ 特别对话了三位不同背景的优秀学员代表,听他们讲述从迷茫到清晰、从传统到创新的真实历程。他们的故事,或许就是你迈入 Web3 的下一个起点。
Alan:厌倦 Java 内卷的研究生,拿下黑客松第一名
在本期课程中,不少学生学员通过项目实践快速成长。研究生 Alan 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课程黑客松中拿下第一名,却笑称自己 “只是一个小萌新”。本科软件工程的他,曾对 Java 的内卷深感厌倦,如今却在 Web3 世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他的转变,始于一次对方向的重新思考。
Q:你的研究生方向是区块链相关,这是一开始就规划好的吗?
Alan:最初并没有明确规划,但兴趣的确是最好的引路人。
本科读软件工程时,我系统学习了 Java 开发技术栈,但随着对 Web2 行业的深入了解,逐渐发现国内 JavaWeb 开发像一个旋涡或者泥潭 —— 铺天盖地的培训机构宣传吸引大量从业者涌入,除去有优秀天赋和学历的人,普通开发者面临的更多是内卷困境,技术创新空间也逐渐收窄,这种没什么生机的「停滞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方向。
恰好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我接触到 Web3 与区块链技术,这种去中心化的创新模式和底层技术逻辑立刻吸引了我。与此同时,我果断循着兴趣报考了区块链方向的研究生,目前虽以理论研究为主,但一直期待着将技术落地的实践机会。
Q:「Polkadot 上的 Solidity 开发」这门课学习最大的挑战是?
Alan:加入课程前,我已通过毕业设计和几个 DApp demo 项目积累了基础开发经验,所以学习时会刻意填补技术盲区:比如深入研究底层原理、合约升级机制、安全审计技巧,以及 DeFi 基础理论。
真正的难点在于 L2 相关内容,尤其是波卡虚拟机的调试环节。由于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波卡生态的底层运行逻辑,在项目部署时经常遇到兼容性问题,比如合约调用异常、跨链数据同步延迟等。
图:Alan 的学习笔记
Q:从区块链小白到拿下课程黑客松第一名,有哪些学习方法推荐?
Alan:对黑客松而言,灵感可能比起技术力更重要一些,比起其他大佬选手来说我真的是一个小萌新。
作为新人,我在选题时思考:社区举办的比赛,或许与「社区治理」相关的场景更能引发共鸣,于是围绕「DAO 的提案优化」设计了方案,很幸运获得了认可。
关于创意积累,我曾参与过 Airdrop 工作室,体验过很多的 Web3 项目,这让我意识到:体验产品是灵感的源泉。无论是 DeFi、NFT、GameFi 还是 SocialFi,每个细分领域都藏着未被解决的痛点,而黑客松的核心正是用技术解决真实需求。
Q:Polkadot 相比其他链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Alan:Polkadot 的发展潜力在于其独特的共享安全模型和互操作性。通过中继链和平行链的设计,Polkadot 不仅解决了区块链的可扩展性问题,还实现了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无缝通信和价值转移。这意味着它可以支持一个由专业化区块链组成的生态系统,每个链都针对特定用例进行优化。
这种多链愿景远超单一区块链的局限性,为未来的 Web3 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作为一个开发者,我非常看好 Polkadot 能够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Q:会给刚刚接触区块链的学生群体哪些建议或经验?
Alan:对于学生朋友,我主要有三点经验分享。
首先最重要的是多结识一些热爱这个领域的朋友,因为学生没有很多社会经验,所以最好是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道友一起学习探索,开拓眼界,分享经验(也欢迎更多朋友们和我交流学习);
其次是多体验不同的赛道,比起 Web2 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Web3 领域的可以发展的赛道非常非常丰富,多搜索探索,总有自己感兴趣的;
最后就是多参与社区活动,这也是我参加这次课程的最大收获,在社区活动中可以交朋友、了解到前沿技术发展甚至可以收获一些物质奖励,对于新人成长来说是一件非常棒的过程。
富贵:从财会专业到 Web3 自由开发者
非科班、财会专业转码的富贵同学,却将 Web3 玩成了自由职业的生活方式。一次远程黑客松的经验,让他决心留在乡村,成为一名独立开发者,从此过上撸猫、喝咖啡、追松鼠的理想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 “乡村码农” 的生活方式。
Q:你的专业背景和 Web3 是否有关?加入 Web3 的契机是什么?
富贵:说实话,财会专业和 Web3 能有什么关系呢?分析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性,而且也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不过最近倒是在研究 DAO 组织能否用 ESG 评估体系来评估。
加入 Web3 其实挺偶然的。因为个人爱好与副业,与一群小伙伴们给海外游戏公司做游戏建模、皮肤、脚本(我负责脚本)等等。那边公司图方便,用游戏币支付我们(最早还得去某宝上卖或者拉群喊卖)。
后面游戏币可以兑换 BTC 了,就方便多了!因为兑换率波动问题,顺便自己开发了的做市机器人,来维护小伙伴们最大利益化。自此算是半只脚踏入了 Web3,从自身需求出发来 building。
Q:你是如何成为 Web3 独立开发者的?这个职业有哪些吸引你的点?
富贵:有次旅行去了某个乡村,顺便远程参加了一场 Web3 黑客松,做了个叫 Tally 的隐私化账本,还拿了名次。那时候我就想:要不干脆留在乡村算了?撸猫、喝咖啡、追松鼠,自由自在!
于是我告别了以前灯红酒绿的 996 生活,慢慢开始做远程开发 —— 说好听点叫信息商人,说直白点就是软件贩子(哈哈)。Web2、Web3 的活我都接,但逐步向 Web3 迈进。
传统 Web2 当下对中小开发者不太友好。比如我最近完成的某国企项目,合同签了(还得找有资质的公司代理),项目也做完了,但结账要等到明年开春。Web3 这边就痛快多了,基本结账很及时。
而且长远看,Web3 有很多应用场景有待开发,行业中没有绝对垄断者,有一定成长空间。就算在乡村,现在也有乡村 DAO 崭露头角了。
Q:作为独立开发者,你主要做过哪些类型的项目?
富贵:我属于应用层开发者,纯 Web3 项目相对较少。目前成型的产品线主要集中在数据可视化(链上数据分析、量化辅助等)、AI 项目的 BERT 模型开发(对外也宣称 AI 的 LLM)。
做开发总是有得有失。去年拉上小伙伴开发全链游戏失败了。最近在筹备 Web3 公共基础设施开发!参加这次黑客松,我开发了 OneBlock-Academy 的 dapp 项目(Web3 一站式教学平台)。其实最初想做 Web3 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平台,但这种项目需要太多第三方服务支持,暂时实现不了,就拿教学平台来做部分技术验证。
图:富贵同学的黑客松项目
Q:作为已经有经验的开发者,参加这门课程的驱动力是什么?
富贵:我估计有一两年没认真写 Solidity 了。实际上,Solidity 在实战应用中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自构合约服务,到广泛使用第三方库和服务合约,同时在优化层面需要使用大量内联汇编。
另外,Polkadot 推出基于 RISC-V 架构的 PolkaVM 虚拟机,可能是未来链上虚拟机的发展方向。所以重学 Solidity 还是很有必要的。
Q:「Polkadot 上的 Solidity 开发」这门课学习的最大难点是?
富贵:可能最大难点在环境适配上,新的 PolkaVM 与传统 EVM 差异较大,目前配套生态还不够完善(比如钱包、测试框架等),这不是单个开发者能解决的,需要整个 Polkadot 生态共同努力推动。
Q:Polkadot 相比其他链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富贵:我大概从 2017 年就开始关注 Polkadot。它是异构多链的典型代表,在我看来属于整个区块链生态 3.0 的技术迭代(BTC 1.0,ETH 2.0)。
Polkadot 最大优势在于多链平行的互补,以及轻松完成高度自定义链的开发。从目前的 Web3 实践案例看,很多应用都走 "从 DApp 到自定制链" 的路线(典型代表是 dYdX Chain)。相对其他链,Polkadot 生态是最容易实现这个目标的。
Q:对于想成为 Web3 独立开发者的人,你觉得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或者有哪些建议?
富贵:没什么特别条件!想干就干呗。加上现在 AI 赋能,0 基础都能干!实在不行就找个“班”上,去 GitHub 找项目当代码赏金猎人,Web3 项目很多都有共建悬赏。
从长期看,建议最好锚定一个目标,规划好自己的产品路线以及能力或业务范围,去一点一点积累与发展。作为自由开发者,不只是培养技术开发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理解这个世界、沟通这个世界,最后改变这个世界。
John:资深 Java 工程师的 Web3 转型之路
拥有多年 Java 背景的 John,曾深耕电商与互联网金融行业。面对繁重的本职工作,他依然选择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 Web3,凭借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执行力,一步步完成从 Web2 到 Web3 的转型。他的经历,或许正能为正在转型路上的你提供一定参考。
Q:是什么让你开始关注 Web3?决心加入 Web3 的契机是什么?
John:我是一名有多年经验的 Java 工程师,主要在电商、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支付领域工作。日常接触加密算法、安全协议和分布式系统,这些为我理解 Web3 打下了基础。
真正让我系统关注 Web3 的契机,是某次研究技术博客时偶然发现了比特币和以太坊背后的加密学原理。我被那种通过代码构建信任、去中心化协作的范式深深震撼了。
特别对做支付系统的人来说,看到一种不依赖中心化机构就能实现价值转移的技术,感觉非常颠覆。我意识到,Web3 不仅是技术浪潮,更可能重塑未来的金融、组织乃至社会协作方式。这种巨大潜力和革命性思想,是我投身 Web3 的根本动力。
Q:从 Web2 转向 Web3,你是在脱产学习,还是边工作边自学?学习周期大概多长?
John:我目前采用 “边工作边自学” 模式。本职 Java 开发任务繁重,偶尔还接副业项目,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Web3。这确实需要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驱力。
从开始接触相关概念到系统学习 Solidity 和区块链原理,断断续续至今已近 6 个月。根据我的经验,对有编程基础的Web2 开发者来说,转行学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3-6 个月的基础入门期,掌握区块链核心原理(共识机制、账户模型)、Solidity 语言和开发工具(Foundry/Hardhat)。
第二阶段:无止境的深入实践期。Web3 技术迭代飞快,真正的 “转行成功” 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学习、不断跟进前沿项目、在实践中深化理解的长期过程。
Q:你之前的技术经验对 Web3 开发有帮助吗?
John:非常有帮助!Web2 的技术经验是我转向 Web3 的 “加速器”。
作为 Java 工程师,在后端架构、分布式系统、API 设计和数据库管理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这些都为我理解区块链的底层架构(比如节点通信、状态机复制、数据存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 Solidity 是一门新的语言,但万变不离其宗,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数据结构、设计模式等软件工程的最佳实践在 Web3 开发中同样至关重要。例如,理解了 Java 的内存模型,再去理解 Solidity 的 memory, storage, calldata 就容易得多。
因此,扎实的 Web2 技术背景极大地缩短了我的学习曲线,让我可以不必在编程语法等基础问题上纠结,而是能更快地将精力集中在理解 Web3 的核心特有概念上,如 Gas 机制、智能合约安全和去中心化治理等。
Q:「Polkadot 上的 Solidity 开发」这门课学习的最大挑战是?
John:最大挑战主要来自技术层面,特别是开发和调试体验的差异。习惯了 Web2 成熟的 IDE(如 IntelliJ IDEA)强大的断点调试、热重载和详尽的日志系统,转向 Web3 后,智能合约的调试过程显得相对 “原始” 和不直观。
最大的痛点在于,当代码在本地用 Foundry/Hardhat 测试通过后,部署到测试网进行真实环境交互时,一旦出现问题,定位错误的链条会变得很长。例如,仅仅是为了调整一个函数参数或者修复一个小逻辑,可能就需要经历 “修改-编译-部署-发送交易” 的循环,不像在 Web2 中那样可以轻松地打日志或附加调试器来观察每一步的状态。
这不仅消耗时间,对心态也是一种考验,它要求开发者必须更加严谨和耐心,并且要学会利用链上浏览器、事件日志(Events)等工具来辅助 “破案”。
图:John 学习过程中实现的项目
Q:Polkadot 相比其他链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John:Polkadot 最吸引我的是其原生支持的跨链互操作性和异构分片架构,致力于解决传统区块链 “单链孤岛效应” 这一核心痛点。
传统的链,比如以太坊,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要与其他链(如比特币)进行价值或信息交互,往往需要依赖复杂的、有额外信任成本的跨链桥。而波卡通过其中继链和插槽的设计,让各种不同特性、不同用途的区块链可以像拼图一样组合在一起,原生、安全地进行通信。这一点非常新颖且充满活力。
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构建更复杂、功能更强大的 DApp,比如一个 DApp 的计算逻辑跑在一条高性能的计算平行链上,而资产则安全地存放在另一条专注于资产的平行链上。这种 “万链互联” 的宏大愿景和高度可扩展性让我非常兴奋。
Q:对想从传统开发转行 Web3 的新手有什么建议?
John:建议是采取 “理论先行,实践跟上” 的两步走策略,切忌一开始就陷入代码细节。
第一步:花时间打好底层知识基础。强烈推荐北大肖臻老师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公开课,帮你建立密码学、共识机制、经济模型等关键领域的正确认知。这像修炼内功,让你面对千变万化的 Web3 技术时能抓住不变的核心原理,知其所以然,而不仅仅成为会写 Solidity 的 API 调用工程师。
第二步:通过高质量实战课程磨练外功。比如 OneBlock+ 提供的 “工业级” 教程,带你熟悉主流开发工具,讲解智能合约安全最佳实践,快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落地项目的开发技能。
此外,保持耐心和好奇心至关重要。积极参与社区,动手做小项目,从零到一地部署一个完整的 DApp,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将是无可替代的。
结语
三种背景,三条路径。Web3 的世界足够包容:无论你是厌倦内卷的学生、跨专业的探索者,还是寻求突破的传统开发者,这里都有属于你的机会。
如果他们的故事触动了你,如果你也想开启属于自己的 Web3 之旅,欢迎加入 OneBlock+ 社区,这里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前沿的技术课程、实战的项目机会。未来已来,Web3 等你加入!
欢迎添加小助手 Emma (🆔 oneblockEmma) 加入 OneBlock+ 开发者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