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
公众号开通了许久,一直没有产出一篇文章,很是羞愧。为什么这么说?自工作以来有很多的思考和感悟,是应该及时记录下来的,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反思、更多的灵感,甚至希望有一天能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讨论。既然这么有意思,不如现在就开始吧。
回顾三年多的工作,如果让我概括的说出最大的收获,我想就只有“持续精进”这四个字。
我所理解的“持续精进”就是持续不断的努力变好,这里的持续努力和努力变好同等重要,如果只有持续努力,我认为充其量只能算是刻苦,但大概率不会有好的结果。“持续精进”应追求娟娟细流,明朗欢快,而不必倾泻而下,用尽浑身力气。
我一直崇尚乔布斯所说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所以曾经一度在公司新员工的培训演讲中以“持续精进,改变世界”推销持续精进。但是发现,改变世界所需要的要素太多了,这样推销有误导的嫌疑,后来想想应用到改变自己上,还是恰如其分的。
持续精进,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印象最深刻的是20年底,接到了一个关于前端低代码生成器的任务,当时的我一不了解低代码,二不擅长前端,二者组合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只能硬着头皮做,白天读开源代码,记录问题,晚上查资料,总结思考,慢慢的没浅层问题了,就开始找底层问题,逐渐揭开低代码的面纱,也把JS从基础到Vue框架走马观花的了解了一遍。后来类似的事情经历的多了,让我对陌生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领域有了更多的信心。不仅如此,在发现不合理流程时的创新思维,在出现失败后的复盘思维,都是精进的表现,有了这把利器,才能在稳健高效的前提下,不断迸发创新活力。
持续精进,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学生时代的学习方式一直是决定学一样东西,就要买一本书,看一系列视频,从头看到尾,一节不落,生怕错过了一个细节,但工作了之后,再也没有大把的时间来这么做,而且这样做也不一定能有多大的成效。反而碰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通过问题构建基础的知识体系,是个更快的学习方式。并且,在我后来逐渐接触管理工作的经验来看,管理是管人的科学,从来没有严格的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的摸索中,针对具体的问题不断改良中,才有可能达到目标。所以,在工程实践领域的工作中,一蹴而就的学习思路,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持续精进,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前段时间一直觉得在工作思维上有欠缺,买了许多工作精神和工作思路相关的书来阅读;后来发现在管理层面也缺乏理论知识,又读了一些关于管理的基础知识;最近又发现每天读书的时间严重不足,进度没有想象中的快,又决定“戒掉”某音、某博这些碎片化的娱乐应用,省下时间来阅读,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专心程度。精进的模式就是这样,不断的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的变好,每一次改变都是基于发自内心的想法,改变不大,但请放心,这是持续的。
最近买了两盆月季,没多想,找了两个喜欢的品种就买了下来,学了学如何摆放,买了一些肥料,就任由它在阳台生长。突然有一天,发现两盆花的叶子枯了不少,查资料问同事,才掌握了浇水的频率,没多久月季又变的葱郁。前两天惊喜的发现,一盆长出了花苞,蹲坐在花前静静等待花朵绽放的时候,又在想,下次争取能同时长出三朵花…
纵观历史,稻盛和夫、曾国藩等一众名人都是精进的支持者和受益者,证明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提升自我的方式。细看下来,持续精进没那么伟大,它普通且寻常。但希望有了它,你也能改变自己,从而改变世界。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CrazyWalker,希望能给你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