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话软件设计--适配器模式

http://www.cnblogs.com/iamlilinfeng/p/2698824.html




一、生活中的扳手

  假设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一直用12mm的扳手,如下图所示:

  

突然有一天,我们要操作24mm的螺丝....

这时,我们会想到三种解决方案:

1,再重新采购一个24mm的扳手,以适应新的需求

2,让对方的厂家螺丝变小,由24mm变为12mm以适应我们的扳手....这个解决方案看起来相当扯淡...

3,增加一个12mm与24mm的“扳手适配器”..把这个适配器“套在”我们已有的12mm扳手上,以使用这个适配器的另一端的24mm的接口。

基于我们可控制的条件来考虑,让产商把所有的24mm螺丝改成12mm的螺丝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案中来选择解决方案,然后我们再从成本上分析[在软件中主要指人力成本,应对需求变化时所花费的成本],方案一固然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一个新的扳手价格在45元左右,同样,如果采用了方案3,一个“扳手适配器”也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但成本只有10元左右,从倍数的角度来看,我们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案3相比方案1节省了3倍左右的金钱。

二、程序中的扳手

 1,12mm扳手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复制代码
 1     /// <summary>
 2     /// 12mm的螺丝
 3     /// </summary>
 4     public class Screws_12mm
 5     {
 6         public string Turn()
 7         {
 8             return "12mm的螺丝在转动...";
 9         }
10     }
11     /// <summary>
12     /// 12mm的扳手
13     /// </summary>
14     public class Wrench_12mm
15     {
16         Screws_12mm screwms;
17 
18         public string Work()
19         {
20             screwms = new Screws_12mm();
21             return screwms.Turn();
22         }
23     }
24     /// <summary>
25     /// 使用
26     /// </summary>
27     class Program
28     {
29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30         {
31             //使用12mm的扳手
32             Wrench_12mm wrench = new Wrench_12mm();
33             Console.WriteLine(wrench.Work());
34             Console.Read();
35         }
36     }
复制代码

类图:

2,接口有变化,突然来了个24mm的螺丝,我们此时采用第三种解决方案,引入“扳手适配器”,

代码:

复制代码
 1     /// <summary>
 2     /// 24mm的螺丝
 3     /// </summary>
 4     public class Screws_24mm
 5     {
 6         public string Turn()
 7         {
 8             return "24mm的螺丝在转动...";
 9         }
10     }
11     /// <summary>
12     /// 12mm的扳手
13     /// </summary>
14     public class Wrench_12mm
15     {
16         Screws_12mm screwms;
17 
18         public virtual string Work()
19         {
20             screwms = new Screws_12mm();
21             return screwms.Turn();
22         }
23     }
24     /// <summary>
25     /// 适配器
26     /// </summary>
27     public class Adapter : Wrench_12mm
28     {
29         Screws_24mm screws;
30         public override string Work()
31         {
32             screws = new Screws_24mm();
33             return screws.Turn();
34         }
35     }
36     /// <summary>
37     /// 使用
38     /// </summary>
39     class Program
40     {
41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42         {
43             //使用12mm的扳手和适配器
44             Wrench_12mm wrench = new Adapter();
45             Console.WriteLine(wrench.Work());
46             Console.Read();
47         }
48     }
复制代码

 

类图:

三、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英语:adapter pattern)有时候也称包装样式或者包装。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接成用户所期待的。一个适配使得因接口不兼容而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类工作在一起,做法是将类别自己的接口包裹在另一个类中。

在系统的“数据”与“行为”都正确,但是接口不同时,我们应该考虑使用适配器模式。

四、应用场景

“亡羊补牢”:像上面的例子一样,本来我们一直对应的是12mm螺丝的工作,在设计之初并没有想到我们会使用到24mm螺丝。此时,我们会使用适配器模式以补充不足。

在软件维护的过程中,有时出现了新的接口,但是修改已往的代码风险又很大,又不能要求接口改变,此时我们考虑应用"Adapter模式"。

“预先设计”:在设计之初,就有明显的需求于预视到“要应对于不同的接口”,我们仍然以扳手为例,如下图所示:

除非有明确的需求,否则不建议预先使用适配器模式,如上图,我们买了个大包装的“扳手套装”,在其中我们能到几个呢?到目前我们可能只用到了12mm与24mm这两个,同时在设计之初,我们并不确定是否可以用到24mm的扳手,谨防“过渡设计”。

活到老,学到老,练到老...



本项目采用C++编程语言结合ROS框架构建了完整的双机械臂控制系统,实现了Gazebo仿真环境下的协同运动模拟,并完成了两台实体UR10工业机器人的联动控制。该毕业设计在答辩环节获得98分的优异成绩,所有程序代码均通过系统性调试验证,保证可直接部署运行。 系统架构包含三个核心模块:基于ROS通信架构的双臂协调控制器、Gazebo物理引擎下的动力学仿真环境、以及真实UR10机器人的硬件接口层。在仿真验证阶段,开发了双臂碰撞检测算法和轨迹规划模块,通过ROS控制包实现了末端执行器的同步轨迹跟踪。硬件集成方面,建立了基于TCP/IP协议的实时通信链路,解决了双机数据同步和运动指令分发等关键技术问题。 本资源适用于自动化、机械电子、人工智能等专业方向的课程实践,可作为高年级课程设计、毕业课题的重要参考案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控制核心与硬件接口分离架构便于功能扩展,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学习者可在现有框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例如集成视觉感知模块或优化运动规划算法。 项目文档详细记录了环境配置流程、参数调试方法和实验验证数据,特别说明了双机协同作业时的时序同步解决方案。所有功能模块均提供完整的API接口说明,便于使用者快速理解系统架构并进行定制化修改。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微电网】【创新点】基于非支配排序的蜣螂优化算法NSDBO求解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非支配排序的蜣螂优化算法(NSDBO)在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智能优化算法以解决微电网系统中经济性、环保性和能源效率等多重目标之间的权衡问题。通过引入非支配排序机制,NSDBO能够有效处理多目标优化中的帕累托前沿搜索,提升解的多样性和收敛性,并结合Matlab代码实现仿真验证,展示了该算法在微电网调度中的优越性能和实际可行性。研究涵盖了微电网典型结构建模、目标函数构建及约束条件处理,实现了对风、光、储能及传统机组的协同优化调度。;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Matlab编程能力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微电网、智能优化算法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优化算法与能源系统调度的高年级本科生亦可参考。;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与仿真,如成本最小化、碳排放最低与供电可靠性最高之间的平衡;②为新型智能优化算法(如蜣螂优化算法及其改进版本)的设计与验证提供实践案例,推动其在能源系统中的推广应用;③服务于学术论文复现、课题研究或毕业设计中的算法对比与性能测试。;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NSDBO算法的核心实现步骤与微电网模型的构建逻辑,同时可对比其他多目标算法(如NSGA-II、MOPSO)以深入理解其优势与局限,进一步开展算法改进或应用场景拓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