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传感器作为皮带秤系统的“神经末梢”,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物料计量的精准度与系统的可靠性。
一旦传感器失效或性能劣化,轻则导致计量偏差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引发生产数据混乱或设备连锁故障。掌握科学有效的传感器检测方法,是保障皮带秤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技能。
一、 基础静态检测:参数与绝缘
电阻测量: 断开所有接线,使用精度较高的万用表测量传感器输入端(通常标记为 EXC+、EXC-)和输出端(SIG+、SIG-)的电阻值。
与制造商提供的标称值(常见输入电阻约 380Ω ±10Ω,输出电阻约 350Ω ±3Ω)进行对比。显著偏差通常意味着内部应变片或连接线路损坏。
绝缘电阻测试: 使用兆欧表(500VDC档位)。分别测量传感器桥路输入端、输出端与传感器本体(外壳/接地端)之间的绝缘电阻。合格标准通常要求绝缘电阻 ≥ 5000 MΩ(或按制造商更高标准)。
绝缘不良(尤其低至几十MΩ以下)常由内部受潮、污染或电气隔离损坏引起,极易导致信号不稳定或受干扰。
二、 动态信号分析:零点与灵敏度
零点输出检测(空载): 在确认皮带秤安装正常、皮带稳定空转且无卡料后,连接仪表。记录仪表显示的空载零点值(单位可为 mV/V 或 仪表分度数)。
与初始标定值或历史稳定值对比。零点漂移超出允许范围(如 ±0.1% FS 或制造商规定)可能指示传感器过载疲劳、温度补偿失效或结构形变。
灵敏度与线性初判: 在条件允许下,进行简易动态挂码测试。在已知皮带位置放置标准砝码(如链码、挂码),让砝码随皮带运行完整经过称重区域。
观察仪表累计量与实际值偏差。显著误差(如 >0.5%)或信号异常波动(毛刺、跳变),强烈指向传感器灵敏度衰减、非线性恶化或核心元件损伤。此步能有效暴露仅靠静态测试难以发现的隐患。
三、 物理状态与安装核查
外观与机械检查: 仔细查看传感器本体是否有明显物理损伤:如壳体开裂、严重锈蚀、受力部位明显变形。检查传感器与其安装底座(称重托辊架)的接触面是否平整、清洁、无异物。确保所有安装螺栓按制造商规定扭矩紧固,无松动或过紧导致底座变形。
负载传递检查: 核心在于确认物料重量有效作用于传感器。观察称量托辊及其相邻托辊的高度是否平齐(可用直尺或拉线检查)。
检查称重区域托辊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卡死、粘料或过度磨损。检查皮带在称重段运行是否平稳,有无跑偏、打滑或异常张力变化。任何阻碍重力有效传递至传感器的机械问题,都表现为传感器“故障”。
对皮带秤称重传感器的评估,需融合电气参数、动态信号表现与机械状态的多维度诊断。定期执行基础静态检测(电阻、绝缘)是预防性维护的基石;
关注零点稳定性和简易动态测试结果是判断核心性能的关键;而严谨的物理状态与安装检查,则能排除大量“伪传感器故障”。唯有系统性地执行这些步骤,方能确保传感器这个物料计量“守门人”的数据精准可靠,为生产管理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