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化技术和Docker

发展

下图给出了应用部署发展的阶段,即从传统部署到硬件虚拟化,再到容器化。这里我们首先介绍其中的硬件虚拟化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硬件虚拟化

在早期的时候,应用都是直接被安装在操作系统中的。在进行扩展时,我们需要在新的物理机器上安装操作系统,再安装应用,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当多个应用共享物理资源时,一个应用可能占用过多的资源,从而影响其他应用的性能。另外,这种方式进行扩展的速度也很慢,需要从物理机器开始,无法快速响应业务的需求。

硬件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为扩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硬件虚拟化指的是对计算机的虚拟化,虚拟化对用户隐藏了计算平台的物理特征,仅提供一个抽象的计算平台。

用来控制虚拟化的程序称为 Hypervisor,它可以创建和运行虚拟机。在虚拟机上我们可以安装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包括 Windows、Linux 和 MacOS,虚拟机实例共享虚拟化的硬件资源。Hypervisor 通常分成两类:第一类 Hypervisor 直接在硬件上运行,如 Xen 和微软的 Hyper-V;第二类 Hypervisor 运行在已有的操作系统上,如 VMware Workstation、VMware Player、VirtualBox 和 QEMU。

硬件虚拟化使得我们可以更充分的利用硬件资源,在创建集群时,可以用少数大型服务器替换掉数量较多的小型服务器。在这些服务器上运行 Hypervisor,并根据需要创建和运行虚拟机;在虚拟机上运行操作系统,而在操作系统上运行应用。

在创建虚拟机时我们可以限制虚拟机的 CPU、内存和硬盘等资源,硬件虚拟化可以更好的支持扩展。Hypervisor 可以从镜像文件中快速创建出虚拟机实例,当需要增加应用实例时,我们可以从保存的镜像中创建虚拟机并运行。处理应用的失败也变得简单,只需要创建新的虚拟机实例替换掉出错的即可。

硬件虚拟化的不足之处在于只能以操作系统为单位来进行扩展,操作系统本身也需要占用资源。当虚拟机的数量增加时,很多资源都被虚拟机中的操作系统占用。操作系统级别的虚拟化,也就是容器化,可以在隔离的容器中运行程序。容器中运行的程序只能访问操作系统的部分资源,包括 CPU、内存、文件系统和网络等。目前最流行的容器化实现是 Docker,除此之外,还有 LXC 和 Container Linux 等其他实现。

容器化技术

容器化技术提供了一种更简洁的方式来描述可运行的应用,可运行对运维来说至关重要。以 Java 应用为例,开发人员在本地环境上进行开发和调试,通过持续集成构建出可部署的 JAR 文件。但对运维团队来说,这些 JAR 文件并不是可运行的,因为它们还缺少所依赖的运行时支持,最基本的运行时依赖是 JDK,Java 应用对依赖的 JDK 版本是有要求的,除此之外,Java 应用启动时还可能需要额外的参数,这些信息并不包含在 JAR 文件中。因此运维团队需要从开发团队中获取这些信息,开发团队通常使用文档来说明如何运行应用,而文档本身很容易与代码产生不一致。

使用容器化技术所创建的镜像包含了应用所依赖的全部内容。一个 Java 应用的镜像,除了包含应用本身的 JAR 文件之外,还包含所需的 JDK 和如何启动应用的信息。容器的镜像是自包含的,同时也是可运行的。运维团队所做的仅仅是从镜像中创建容器并运行。这就进一步明确开发和运维团队的职责,开发团队负责创建应用对应的镜像,而运维团队只负责管理基础设施和容器的运行。

如下图所示,在容器化的部署方式中,应用镜像是开发团队和运维团队的唯一交集。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容器镜像的最大优势是不可变,不可变性在运维中的作用巨大,这一点和虚拟机镜像类似,但是容器镜像更加轻量级。在进行版本更新时,如果出现未预期的问题,只需要用上一个版本的镜像重新运行容器,就可以快速回退。当在生产环境中发现问题时,开发人员可以在本地环境上运行同样版本的镜像来重现问题。

容器化解决了不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问题,开发团队产出的应用镜像,经过测试团队的测试之后,被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使用的是同样的不可变镜像,这样的一致性对于应用的更新至关重要。

虽然容器对所运行的进程数量没有限制,但是一般容器只运行一个进程。为了运行应用,除了应用本身的容器之外,应用所需的其他服务也运行在各自的容器中,这就要求协调不同容器的运行。容器编排工具的作用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常见的容器编排工具包括 Kubernetes、Docker Swarm 和 Apache Mesos。

Docker

在众多容器化技术中,Docker 是最流行的一个,采用客户端 — 服务器的架构。服务器端是 Docker 后台程序,负责构建、运行和分发容器;客户端则通过 REST API 与 Docker 后台程序交互。

Docker 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镜像和容器,镜像是创建容器的只读模板,可以从 Docker 注册表中下载,也可以创建自定义镜像。Docker Hub 是默认的镜像注册表,包含了非常多可用的镜像,企业内部也可以搭建自己私有的注册表。镜像虽然是不可变的,但是可以在已有的镜像上进行定制,得到新的镜像,这也是通常创建镜像的方式。容器是镜像的可运行实例,从镜像中创建出来的容器,可以被启动、暂停、停止和删除。

Docker的安装
Docker 的安装很简单。在本地开发环境中,Windows 和 MacOS 可以安装 Docker Desktop,对于 Docker Desktop 不支持的 Windows 版本,可以安装 Docker Toolbox;在 Linux 上则需要安装 Docker Engine。

安装完成之后,相关的操作可通过 docker 命令来执行。

运行容器
当使用 docker run 命令运行容器时需要指定镜像的名称。下面的代码是运行 Nginx 对应的镜像,nginx 是镜像的名称;镜像名称前面没有注册表的地址,默认从 Docker Hub 获取,镜像名称之后的 1.17 是镜像的标签,用来区分不同的版本;–name 参数用来指定容器的名称。

$ docker run --name nginx nginx:1.17

docker run 运行的容器默认在前台运行,我们也可以使用 -d 参数让容器在后台运行。容器启动之后,可通过 docker ps 命令来查看运行容器的状态,容器运行之后,我们可以使用 docker exec 在容器中执行命令。下面的命令在名为 nginx的 容器中执行 hostname 命令。

$ docker exec nginx hostname

对于运行的容器,则可以通过 docker logs 命令来查看日志,如 docker logs nginx。

有些镜像在创建时提供了可以进行配置的环境变量。在运行容器时,可以使用 -e 参数来传递环境变量。下面的命令运行的是 MySQL 8 容器,并指定了 root 用户的密码和数据库名称。

$ docker run --name mysql -p 3306:3306 -e MYSQL_ROOT_PASSWORD=myrootpassword -e MYSQL_DATABASE=demo mysql:8

镜像创建

在应用开发中,我们通常需要从已有的镜像中创建自定义的镜像,镜像的创建方式可通过 Dockerfile 文件来描述。以 Java 应用为例,我们需要以 OpenJDK 的镜像为基础,把 JAR 文件作为镜像的一部分,并设置正确的启动参数。

以 Spring Boot 应用为例,下面的 Dockerfile 文件被用来创建该应用的镜像。在 Dockerfile 中:
FROM 声明了基础的镜像名称;
ADD 用来添加应用的 JAR 文件到指定目录;
CMD 声明了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

FROM openjdk:8
ADD target/*.jar /opt/app.jar
CMD java -jar /opt/app.jar

完成之后我们再通过 docker build 命令构建镜像,-t 参数为创建的镜像指定名称和标签,在构建时需要提供 Dockerfile 所在的目录,命令中的“.”表示当前目录。

$ docker build -t myapp:1.0 .

镜像创建完成之后,我们通过 docker run 命令来运行:

$ docker run myapp:1.0

参考:拉勾教育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