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Spring Boot @Async异步任务:如何避免线程池阻塞与内存溢出?

第一章:Spring Boot @Async异步任务概述

在现代企业级应用开发中,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与吞吐能力是关键目标之一。Spring Boot 提供了 @Async 注解,用于简化异步方法的实现,使特定任务能够在独立的线程中执行,从而避免阻塞主线程。

异步任务的基本概念

@Async 是 Spring 框架支持异步执行的核心注解,需配合 @EnableAsync 在配置类上启用。当一个方法被 @Async 标注后,调用该方法时不会等待其完成,而是由 Spring 的任务执行器(TaskExecutor)在后台线程中运行。

启用异步支持的步骤

要使用异步任务,首先需要在配置类或主启动类上添加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Async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
    }
}
随后,在服务类中定义异步方法:
@Service
public class AsyncService {

    @Async
    public void performTask() {
        System.out.println("当前线程: "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System.out.println("异步任务执行完毕");
    }
}
上述代码中,performTask() 将在独立线程中执行,输出线程名可验证其异步特性。

异步执行的优势与适用场景

  • 提高 Web 接口响应速度,避免长时间计算阻塞请求线程
  • 适用于发送邮件、日志记录、数据同步等耗时操作
  • 增强系统整体并发处理能力
特性说明
注解位置方法或类级别
返回类型void 或 Future/CompletableFuture
线程模型默认使用 SimpleAsyncTaskExecutor

第二章:@Async注解核心原理与线程池机制

2.1 @Async的工作机制与AOP实现原理

@Async 注解是 Spring 框架中实现异步调用的核心工具,其底层基于 AOP(面向切面编程)动态代理机制。当方法标记为 @Async 时,Spring 会通过代理拦截该调用,并将其提交到配置的线程池中执行,从而实现调用者与被调用方法的解耦。

代理拦截流程

Spring 在应用上下文初始化阶段扫描带有 @Async 的 Bean,生成代理对象。实际调用发生时,代理拦截原方法调用,通过 TaskExecutor 将任务提交至线程池。

@Async
public void sendNotification(String userId) {
    // 模拟耗时操作
    Thread.sleep(2000);
    System.out.println("通知已发送: " + userId);
}

上述代码中,sendNotification 方法将不会阻塞主线程。Spring 使用 CglibJDK 动态代理 根据目标类特性创建代理,确保异步执行。

核心组件协作
组件职责
@EnableAsync启用异步支持,触发相关后置处理器注册
AsyncAnnotationAdvisor定义切点与通知,匹配 @Async 方法
ThreadPoolTaskExecutor提供任务执行的线程资源

2.2 Spring默认线程池的局限性分析

Spring框架在异步任务执行中默认使用SimpleAsyncTaskExecutor或基于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创建的线程池,适用于轻量级场景,但在高并发下暴露明显短板。
核心问题剖析
  • 无最大线程数限制,导致资源耗尽
  • 队列容量无限,易引发内存溢出
  • 缺乏可调优参数,难以应对突发流量
典型配置缺陷示例

@Bean
public TaskExecutor taskExecutor() {
    ThreadPoolTask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TaskExecutor();
    executor.setCorePoolSize(5);
    executor.setMaxPoolSize(10);
    executor.setQueueCapacity(Integer.MAX_VALUE); // 危险!
    executor.initialize();
    return executor;
}
上述配置中queueCapacity设为无限队列,当任务提交速度远超处理能力时,堆积请求将迅速耗尽JVM内存。
性能对比简表
指标默认线程池定制化线程池
最大并发受限可调优
资源隔离

2.3 自定义线程池配置的最佳实践

合理配置线程池参数是提升系统并发性能与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核心参数包括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队列容量和拒绝策略,需根据业务场景权衡设置。
核心参数配置建议
  • 核心线程数:应基于CPU核数和任务类型设定,CPU密集型任务建议设为N+1,IO密集型可设为2N;
  • 队列选择:无界队列易导致内存溢出,建议使用有界队列如LinkedBlockingQueue并设置合理容量;
  • 拒绝策略:生产环境推荐使用RejectedExecutionHandler记录日志或降级处理。
代码示例与说明
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4,                                  // 核心线程数
    8,                                  // 最大线程数
    60L, TimeUnit.SECONDS,              // 空闲线程存活时间
    new LinkedBlockingQueue<>(100),   // 有界任务队列
    new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 调用者运行的拒绝策略
);
该配置适用于中等负载的IO密集型服务,通过限制最大线程与队列大小,避免资源耗尽,同时保障响应性能。

2.4 异步方法的调用约束与失效场景解析

在异步编程中,调用约束主要涉及上下文生命周期与线程安全。若异步方法在非托管上下文中调用,可能导致资源泄漏或状态不一致。
常见调用约束
  • 必须确保调用线程支持异步上下文流转
  • 避免在构造函数中直接调用异步方法
  • 需显式处理返回的 Task 避免“火并忘记”模式
典型失效场景
public async void BadAsyncCall()
{
    await Task.Delay(1000);
}
该代码在事件处理外使用 async void 将导致异常无法被捕获,应改为返回 Task
异步调用风险对比表
场景风险等级建议方案
同步阻塞异步方法使用 .ConfigureAwait(false)
未等待任务完成始终 awaitContinueWith

2.5 Future与CompletableFuture的结果获取策略

在并发编程中,Future 提供了异步计算结果的访问机制。最基础的方式是通过 get() 方法阻塞等待结果返回。
传统Future的局限
  • get() 调用会阻塞当前线程,直到结果可用
  • 不支持超时控制或异常处理的精细化管理
  • 无法进行链式回调或组合多个异步任务
Future<String> future = executor.submit(() -> "Hello");
String result = future.get(); // 阻塞直至完成
该代码展示了基本的阻塞式获取,适用于简单场景,但在高并发下易导致线程挂起。
CompletableFuture的增强策略
CompletableFuture 引入非阻塞回调机制,支持 thenApplythenAccept 等方法实现结果的异步处理。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World")
  .thenApply(s -> "Hello " + s)
  .thenAccept(System.out::println);
此链式调用避免了手动阻塞,提升了响应性与资源利用率,是现代异步编程的核心模式。

第三章:避免线程池阻塞的关键设计

3.1 队列类型选择对阻塞的影响(ArrayBlockingQueue vs LinkedBlockingQueue)

在高并发场景中,队列的实现方式直接影响线程阻塞行为和系统吞吐量。ArrayBlockingQueue 基于数组实现,具有固定的容量,插入和移除操作共享同一把锁,导致读写线程可能相互阻塞。
核心差异分析
  • ArrayBlockingQueue:单锁控制入队与出队,高竞争下吞吐受限
  • LinkedBlockingQueue:采用两把锁(putLock 和 takeLock),实现读写分离,提升并发性能
阻塞机制对比示例
BlockingQueue<String> arrayQueue = new ArrayBlockingQueue<>(1024);
BlockingQueue<String> linked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Queue<>(1024);
上述代码中,当队列满时,arrayQueue 的 put 操作将阻塞所有生产者线程;而 linkedQueue 因为使用独立锁,消费者线程仍可执行 take 操作,降低锁争用。
特性ArrayBlockingQueueLinkedBlockingQueue
底层结构数组链表
锁机制单一锁双锁(读写分离)
默认容量需指定Integer.MAX_VALUE

3.2 核心参数设置不当引发的线程饥饿问题

在高并发场景下,线程池的核心参数配置直接影响任务调度效率。若核心线程数(corePoolSize)设置过低,可能导致大量任务排队,无法充分利用CPU资源。
典型配置误区
  • 核心线程数设为1,无法应对突发流量
  • 队列容量过大,掩盖响应延迟问题
  • 最大线程数未合理限制,存在资源耗尽风险
代码示例与分析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2,                    // corePoolSize
    10,                   // maximumPoolSize
    60L,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1000) // 队列过长
);
上述配置中,仅设置2个核心线程,当并发请求数突增时,新任务将被积压至队列,导致后续任务长时间等待,出现线程饥饿现象。
优化建议
应结合系统负载和任务类型动态调整参数,优先使用有界队列,并设置合理的拒绝策略。

3.3 异步任务依赖与嵌套调用的风险控制

在复杂异步系统中,任务间存在依赖关系时,若缺乏合理的调度机制,极易引发竞态条件或资源耗尽。
避免深层嵌套回调
深层嵌套的异步调用不仅降低可读性,还可能导致错误传播中断。推荐使用 Promise 链或 async/await 扁平化流程:

async function fetchData() {
  try {
    const user = await getUser();
    const orders = await getOrders(user.id); // 依赖 user
    const stats = await analyze(orders);     // 依赖 orders
    return stats;
  } catch (err) {
    console.error("Task failed:", err);
    throw err;
  }
}
上述代码通过 try-catch 捕获链式依赖中的任意环节异常,确保错误可追溯。
依赖调度策略对比
策略并发性风险
串行执行延迟高
并行预加载资源争用
依赖图调度可控实现复杂
合理设计依赖拓扑可有效规避死锁与内存溢出。

第四章:防止内存溢出的实战优化方案

4.1 大量异步任务提交导致的堆内存压力分析

当系统频繁提交大量异步任务时,若未合理控制任务队列的容量与生命周期,极易引发堆内存持续增长,甚至触发 OutOfMemoryError
常见问题场景
  • 线程池使用无界队列(如 LinkedBlockingQueue)接收任务
  • 任务提交速度远高于执行速度
  • 任务中持有大对象引用,延迟释放
代码示例与风险分析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executor.submit(() -> {
        byte[] data = new byte[1024 * 1024]; // 每个任务分配1MB
        // 模拟处理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上述代码中,若任务提交速率高于消费速率,LinkedBlockingQueue 将持续堆积任务,每个任务携带 1MB 的堆内存占用,迅速耗尽可用堆空间。
监控指标建议
指标说明
堆内存使用率观察JVM堆内存增长趋势
任务队列长度监控线程池队列积压情况
GC频率与耗时判断是否因对象频繁创建触发Full GC

4.2 线程池拒绝策略的合理选用与自定义处理

当线程池任务队列已满且线程数达到最大限制时,新的任务将触发拒绝策略。JDK 提供了四种内置策略:`AbortPolicy`、`CallerRunsPolicy`、`DiscardPolicy` 和 `DiscardOldestPolicy`。
常见拒绝策略对比
策略行为说明
AbortPolicy抛出 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
CallerRunsPolicy由提交任务的线程直接执行
DiscardPolicy静默丢弃任务
DiscardOldestPolicy丢弃队列中最老的任务
自定义拒绝策略实现
public class CustomRejectedHandler implements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jectedExecution(Runnable r, 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 记录日志并尝试重新提交
        System.err.println("Task rejected: " + r.toString());
        if (!executor.isShutdown()) {
            try {
                executor.getQueue().put(r); // 阻塞等待入队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
    }
}
该实现通过日志记录被拒任务,并尝试将其重新放入阻塞队列,适用于对任务完整性要求较高的场景。选择何种策略应基于系统容错性、负载特征和业务关键性综合判断。

4.3 异步任务执行监控与资源回收机制

在高并发系统中,异步任务的执行状态监控与资源的及时回收至关重要。为确保任务可追踪、资源不泄漏,需构建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任务监控设计
通过引入任务上下文(Task Context)记录执行状态、启动时间与资源占用情况。结合健康检查接口,实时上报任务运行指标。
// 任务上下文结构体
type TaskContext struct {
    ID        string
    StartTime time.Time
    Resources map[string]*Resource // 如内存、文件句柄
    Status    int                  // 0: running, 1: success, 2: failed
}
上述代码定义了任务的核心元数据,便于监控系统采集和判断异常任务。
资源自动回收策略
采用延迟清理与引用计数相结合的方式,在任务结束时触发资源释放:
  • 使用 defer 或 finally 确保关键资源释放
  • 注册任务终结回调函数,统一回收网络连接与临时内存
通过定期扫描长时间未更新的任务,强制终止并回收关联资源,防止系统资源耗尽。

4.4 结合背压与限流保护系统稳定性

在高并发场景下,仅依赖背压或限流单一机制难以全面保障系统稳定性。将二者结合,可实现从上游到下游的全链路流量控制。
背压与限流协同工作模式
通过信号量或令牌桶限制请求入口流量(限流),同时在数据处理阶段采用响应式流的背压机制,使消费者按能力拉取数据,避免缓冲区溢出。
  • 限流防止系统过载,控制进入系统的请求数
  • 背压协调组件间处理速度,防止快速生产者压垮慢消费者
代码示例:使用 Reactor 实现限流与背压
Flux.generate(() -> 0, (state, sink) -> {
    sink.next("event-" + state);
    return state + 1;
})
.limitRate(100) // 每次请求最多处理100个元素
.onBackpressureBuffer(500, BufferOverflowStrategy.DROP_OLDEST)
.subscribe(System.out::println);
上述代码中,limitRate(100) 显式控制拉取数量,实现背压;onBackpressureBuffer 设置缓冲区上限并定义溢出策略,结合外部限流可有效降低系统崩溃风险。

第五章:总结与生产环境最佳实践建议

配置管理与自动化部署
在生产环境中,手动配置极易引入不一致性。推荐使用声明式配置管理工具如 Ansible 或 Terraform 进行基础设施即代码(IaC)管理。以下是一个使用 Ansible 批量部署 Nginx 的示例:

- name: Deploy Nginx on all web servers
  hosts: webservers
  become: yes
  tasks:
    - name: Install Nginx
      apt:
        name: nginx
        state: present
    - name: Start and enable Nginx
      systemd:
        name: nginx
        state: started
        enabled: true
监控与告警策略
生产系统必须具备可观测性。Prometheus + Grafana 是主流的监控组合。关键指标包括 CPU、内存、磁盘 I/O 和应用延迟。设置合理的告警阈值,例如当服务 P99 延迟持续超过 500ms 超过 2 分钟时触发 PagerDuty 告警。
  • 定期进行日志审计,确保安全合规
  • 使用 Loki 集中收集结构化日志
  • 为每个微服务定义 SLO 和错误预算
高可用架构设计
避免单点故障是核心原则。数据库应采用主从复制+自动故障转移(如 Patroni 管理 PostgreSQL)。API 网关前部署负载均衡器(如 HAProxy),并配置健康检查。
组件冗余策略恢复目标
Web 服务器跨可用区部署RTO < 30s
数据库异步复制 + WAL 归档RPO < 1min
消息队列镜像队列(RabbitMQ)零丢失
【无人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和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了在复杂环境中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SO)实现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方法,并将其遗传算法(GA)、标准粒子群算法等传统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内容涵盖路径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避障策略、航路点约束以及算法收敛性和寻优能力的评估,所有实验均通过Matlab代码实现,提供了完整的仿真验证流程。文章还提到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比较,突出了改进PSO在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知识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路径规划、智能优化算法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无人机在复杂地形或动态环境下的三维路径规划仿真研究;②比较不同智能优化算法(如PSO、GA、蚁群算法、RRT等)在路径规划中的性能差异;③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算法选型和改进思路。;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算法的参数设置、适应度函数设计及路径约束处理方式,同时可参考文中提到的多种算法对比思路,拓展到其他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改进中。
<think>我们正在讨论如何避免在使用@Async时ThreadPoolTaskExecutor线程池资源耗尽的问题。根据引用内容,我们知道Spring Boot默认使用SimpleAsyncTaskExecutor(每次请求创建新线程),这可能导致资源耗尽。而自定义ThreadPoolTaskExecutor可以复用线程,但配置不当仍可能耗尽。因此,我们需要合理配置线程池参数并采取防护措施。 解决方案: 1. 合理配置线程池参数: - 设置核心线程数(corePoolSize):根据系统负载和任务特性设置,通常设置为CPU核心数或稍多。 - 最大线程数(maxPoolSize):设置一个合理的上限,防止线程过多导致内存溢出。 - 任务队列容量(queueCapacity):设置一个有限队列,当任务数超过核心线程数时,任务进入队列等待,队列后才创建新线程直到达到最大线程数。 2. 设置拒绝策略(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当线程池和队列都已时,新的任务会被拒绝执行。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拒绝策略: - AbortPolicy(默认):抛出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异常。 - CallerRunsPolicy:让调用者线程(如主线程执行任务(这样可以减缓任务提交速度)[^5]。 - DiscardPolicy:静默丢弃任务。 - DiscardOldestPolicy:丢弃队列中最老的任务,然后重试提交当前任务。 3. 监控线程池状态: 通过暴露线程池的监控端点(如Spring Boot Actuator)或自定义监控,实时观察线程池的活跃线程数、队列大小等,及时发现资源紧张情况。 4. 分离不同优先级的任务: 对于不同类型的异步任务,使用不同的线程池执行器,避免互相影响。 5. 设置线程回收(allowCoreThreadTimeOut): 当线程池中的线程在空闲一段时间后(超过keepAliveTime),即使是核心线程也会被回收(需要设置allowCoreThreadTimeOut为true),从而释放资源。 配置示例(基于引用[5]修改): ```java @Configuration @EnableAsync public class AsyncConfig implements AsyncConfigurer { @Override public Executor getAsyncExecutor() { ThreadPoolTask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TaskExecutor(); // 设置核心线程数 executor.setCorePoolSize(10); // 设置最大线程数 executor.setMaxPoolSize(50); // 设置队列容量 executor.setQueueCapacity(100); // 设置线程名前缀 executor.setThreadNamePrefix("AsyncExecutor-"); // 设置拒绝策略:当线程池达到最大线程数且队列已时,由调用者线程执行任务 executor.se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new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 设置非核心线程空闲回收时间(单位:秒) executor.setKeepAliveSeconds(60); // 允许核心线程超时回收(默认false,设置为true则核心线程在空闲超过keepAliveSeconds后也会被回收) executor.setAllowCoreThreadTimeOut(true); executor.initialize(); return executor; } } ``` 6. 注意事项: - 避免异步方法中执行长时间阻塞操作,这样会长时间占用线程。 - 任务队列不要设置成无界队列(如LinkedBlockingQueue无参构造),这可能导致内存耗尽。 7. 资源耗尽时的应急措施: - 使用熔断机制:当线程池负载过高时,暂时拒绝新任务,防止系统崩溃。 - 降级处理:当线程池时,将任务降级为同步执行或记录日志后丢弃。 通过以上配置和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线程池资源耗尽的问题。 §§相关问题§§ 1. 如何监控Spring Boot异步线程池的运行状态? 2. 如何为不同的@Async任务配置多个线程池? 3. 线程池拒绝策略有哪些?如何选择? </think>### 避免 `@Async` 线程池资源耗尽的解决方案 在使用 `@Async` 时,`ThreadPoolTaskExecutor` 资源耗尽会导致任务拒绝或系统崩溃。以下是完整防护策略: --- #### 一、核心配置参数调优 通过合理设置线程池参数防止资源耗尽: ```java @Configuration @EnableAsync public class AsyncConfig implements AsyncConfigurer { @Override public Executor getAsyncExecutor() { ThreadPoolTask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TaskExecutor(); executor.setCorePoolSize(5); // 常驻线程数 ≈ CPU核心数 executor.setMaxPoolSize(20); // 最大线程数 ≤ 核心数×2~5倍 executor.setQueueCapacity(100); // 缓冲队列长度(有界队列防OOM)[^5] executor.setKeepAliveSeconds(60); // 空闲线程回收时间(秒) executor.setThreadNamePrefix("Async-"); executor.se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 关键:设置拒绝策略 new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 降级策略[^2] ); executor.initialize(); return executor; } } ``` ##### 参数设置原则: 1. **队列容量** - ✅ 必须设置 `setQueueCapacity` (>0) - ❌ 避免无界队列(默认 `Integer.MAX_VALUE` 会导致 OOM)[^3] 2. **拒绝策略选择** | 策略类型 | 适用场景 | 风险 | |---------------------------|-----------------------------------|--------------------------| | `CallerRunsPolicy` (推荐) | 主线程执行任务,天然限流 | 可能阻塞主线程 | | `AbortPolicy` | 立即拒绝并抛出异常 | 需额外处理异常 | | `DiscardOldestPolicy` | 丢弃队列最老任务 | 可能丢失关键任务 | | `DiscardPolicy` | 静默丢弃新任务 | 业务无感知,风险最高 | --- #### 二、关键防护措施 ##### 1. 线程池隔离 不同业务使用独立线程池避免互相影响: ```java @Bean("orderTaskExecutor") public Executor orderExecutor() { // 订单业务独立线程池 } @Bean("paymentTaskExecutor") public Executor paymentExecutor() { // 支付业务独立线程池 } // 使用指定线程池 @Async("orderTaskExecutor") public void processOrder() {...} ``` ##### 2. 动态扩容保护 监控队列深度,超过阈值告警: ```java @Scheduled(fixedRate = 5000) public void monitorThreadPool() { int queueSize = executor.getThreadPoolExecutor().getQueue().size(); if (queueSize > 80) { // 阈值=队列容量×80% alert("线程池拥堵!"); // 触发扩容或限流 } } ``` ##### 3. 任务超时控制 防止单个任务阻塞线程: ```java @Async @Timeout(value = 30, unit = TimeUnit.SECONDS) // Spring Boot 2.1+ public void longRunningTask() {...} ``` --- #### 三、生产环境最佳实践 1. **容量规划公式** 最大并发任务数 $M$ 计算: $$ M = N \times T \times (1 + \frac{W}{C}) $$ - $N$:CPU 核心数 - $T$:目标 CPU 使用率 (推荐 0.7~0.8) - $W/C$:等待时间计算时间比(通过 APM 监控获取) 2. **启用监控** ```yaml # application.yml management: endpoints: web: exposure: include: threadpool ``` 通过 `/actuator/metrics/hystrix.threadpool` 监控线程池状态[^1] 3. **熔断降级** ```java @HystrixCommand( threadPoolKey = "asyncPool", fallbackMethod = "fallbackHandler" ) @Async public void highRiskTask() {...} ``` --- #### 四、资源耗尽场景处理 当触发拒绝策略时: ```java // 统一异常处理器 @ControllerAdvice public class AsyncExceptionHandler { @ExceptionHandler(TaskRejected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Entity<String> handleFullPool(TaskRejectedException ex) { // 1. 记录错误日志 // 2. 返回友好提示 // 3. 触发弹性扩容 return ResponseEntity.status(503).body("系统繁忙,请重试"); }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