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搜索算法
目录
产生过程
禁忌搜索是在局部领域搜索(爬山启发式算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爬山启发式算法:从当前节点开始,和周围的邻居节点的值进行比较。如果当前节点值最大,那么返回当前节点,作为最大值;反之用相邻的最高节点替换当前节点,重复以上操作实现向山峰高处攀爬的目的。因为搜索范围是当前点的邻居节点,因此搜索不够全面,得到的结果可能不是最佳的。
禁忌搜索算法:为了找到全局最优解,在上面的爬山启发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不再执着于当前节点的邻居节点进行搜索,具体搜索过程是什么样的呢?看接下来的内容
核心思想及流程
核心思想:首先求解局部最优解并进行标记,在进一步迭代的过程中避开局部最优解,扩大搜索范围。通过将多个局部最优解进行比较,得到全局最优解。
算法流程:
(1)产生初始可行解,设置空的禁忌表
(2)判断是否满足接入条件,不满足进入循环
(3) 生成当前解的邻域解,并从中选出候选解
(4) 判断候选解是否满足藐视规则
(5) 满足藐视准则
(6) 将其作为当前解,替换最早进入禁忌表中的对象,更新最优解,去(2)
(7)

本文深入解析禁忌搜索算法,从其产生过程、核心思想及流程出发,详细阐述关键名词如禁忌对象与禁忌长度的含义。文章强调算法特点,避免搜索过程中的循环,不以局部最优作为停止准则,通过禁忌表在邻域中选取最优解。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77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