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R语言中的epiDisplay包进行效用分析:计算流行病学研究问题所需样本量
介绍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确定适当的样本量对于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样本量的计算通常基于研究设计、效应大小、显著性水平以及统计功效等因素。在R语言中,epiDisplay包提供了n.for.survey函数,可用于执行效用分析并计算所需的样本量。
安装和加载epiDisplay包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安装和加载epiDisplay包。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完成安装:
install.packages("epiDisplay")
安装完成后,加载epiDisplay包:
library(epiDisplay)
计算样本量
使用n.for.survey函数来进行效用分析并计算所需的样本量。该函数需要提供一些参数,包括显著性水平、统计功效、预期的疾病发生率和暴露比例等。以下是一个示例:
n.for.survey(p1 = 0.2, p2 = 0.1, alpha = 0.05, power = 0.8, design = "unmatched", cluster = FALSE)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假设预期的疾病发生率为p1 = 0.2,预期的暴露比例为p2 = 0.1,显著性水平为alpha = 0.05,统计功效为power = 0.8。我们还指定了研究设计为"unmatched"(非配对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R语言的epiDisplay包进行效用分析,以计算流行病学研究所需的样本量。通过n.for.survey函数,我们可以基于研究设计、效应大小、显著性水平和统计功效等因素定制参数,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文章还强调了实际应用中需考虑的其他因素。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