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Farmer John為了让自己从无穷无尽的犁田工作中解放出来,於是买了个新机器人帮助他犁田。这个机器人可以完成犁田的任务,可惜有一个小小的缺点:这个犁田机器人一次只能犁一个边的长度是整数的长方形的田地。
因為FJ的田地有树和其他障碍物,所以FJ设定机器人去犁很多不同的长方形。这些长方形允许重叠。他给机器人下了P个指令,每个指令包含一个要犁长方形的地。这片田地由长方形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坐标决定。他很好奇最后到底有多少个方格的地被犁过了。
一般来说,田地被分割為很多小方格。这些方格的边和x轴或y轴平行。田地的宽度為X个方格,高度為Y个方格 (1 <= X <= 240; 1 <= Y <= 240). FJ执行了I (1 <= I <= 200)个指令,每个指令包含4个整数:Xll, Yll, Xur, Yur (1 <= Xll <=Xur; Xll <= Xur <=X; 1 <= Yll <= Yur; Yll <= Yur <= Y), 分别是要犁的长方形的左下角坐标和右上角坐标。机器人会犁所有的横坐标在Xll..Xur并且纵坐标Yll..Yur范围内的所有方格的地。可能这个长方形会比你想像的多一行一列(就是说从第Xll列到第Xur列一共有Xur - Xll + 1列而不是Xur - Xll列)。
考虑一个6方格宽4方格高的田地。FJ进行了2个操作(如下),田地就被成"*"和"#"了。虽然一般被犁过的地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是标成"#"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最近一次被犁的长方形。
...... **.... #####.
...... (1,1)(2,4) **.... (1,3)(5,4) #####.
...... **.... **....
...... **.... **....
一共14个方格的地被犁过了。
因為FJ的田地有树和其他障碍物,所以FJ设定机器人去犁很多不同的长方形。这些长方形允许重叠。他给机器人下了P个指令,每个指令包含一个要犁长方形的地。这片田地由长方形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坐标决定。他很好奇最后到底有多少个方格的地被犁过了。
一般来说,田地被分割為很多小方格。这些方格的边和x轴或y轴平行。田地的宽度為X个方格,高度為Y个方格 (1 <= X <= 240; 1 <= Y <= 240). FJ执行了I (1 <= I <= 200)个指令,每个指令包含4个整数:Xll, Yll, Xur, Yur (1 <= Xll <=Xur; Xll <= Xur <=X; 1 <= Yll <= Yur; Yll <= Yur <= Y), 分别是要犁的长方形的左下角坐标和右上角坐标。机器人会犁所有的横坐标在Xll..Xur并且纵坐标Yll..Yur范围内的所有方格的地。可能这个长方形会比你想像的多一行一列(就是说从第Xll列到第Xur列一共有Xur - Xll + 1列而不是Xur - Xll列)。
考虑一个6方格宽4方格高的田地。FJ进行了2个操作(如下),田地就被成"*"和"#"了。虽然一般被犁过的地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是标成"#"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最近一次被犁的长方形。
...... **.... #####.
...... (1,1)(2,4) **.... (1,3)(5,4) #####.
...... **.... **....
...... **.... **....
一共14个方格的地被犁过了。
输入格式
* 第一行: 三个由空格隔开的整数: X, Y, I
* 第二行到第I+1行:第i+1行有四个整数Xll, Yll, Xur, Yur,表示第i个指令。
* 第二行到第I+1行:第i+1行有四个整数Xll, Yll, Xur, Yur,表示第i个指令。
输出格式
第一行: 一个单独的整数表示被犁过的方格数。
测试样例1
输入
6 4 2
1 1 2 4
1 3 5 4
输出
14
模拟
【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b[300][300];
int n,m,k,x1,y1,x2,y2,ans;
int main(){
scanf("%d%d%d",&n,&m,&k);
for (int i=1;i<=k;++i){
scanf("%d%d%d%d",&x1,&y1,&x2,&y2);
for (int j=x1;j<=x2;++j)
for (int l=y1;l<=y2;++l)
b[j][l]=true;
}
for (int i=1;i<=n;++i)
for (int j=1;j<=m;++j)
if (b[i][j]) ans++;
printf("%d\n",a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