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一种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电子化商业文档交换的标准格式。它的目标是通过使用结构化的数据元素和定义的业务规则,实现企业间信息交流的自动化和标准化。EDI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包括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医疗保健、零售和运输等,以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和降低成本。
EDI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单证标准、报文标准、代码标准、通信标准、安全标准、管理标准和应用标准。这些标准确保了不同系统和组织之间能够有效地交换数据。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EDI标准:
- X12: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的认证标准委员会X12 (ASC X12)制定,是最流行的电子数据交换消息传递标准之一,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物流和供应链、制造业、零售和运输等行业。
- UN/EDIFACT:由联合国制定,支持商业、行政和运输领域的电子数据交换,是国际贸易公认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 EANCOM:是UN/EDIFACT的一个子集,用于将电子发送的信息与货物的实际流动相关联,主要用于零售和消费品行业。
- EDIG@S:专门为燃气公司之间交换B2B文档而设计的电子数据交换消息交易标准。
- HIPAA:美国健康保险可移植性和责任法案(HIPAA)规定的医疗保健领域的标准数据交易格式。
- HL7:用于医疗保健提供商使用的软件应用程序之间传输临床和管理数据的国际标准。
- IATA Cargo-IMP:基于EDIFACT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用于航空公司和其他各方之间的数据交换。
- IATA Cargo XML:旨在取代IATA Cargo-IMP的标准,是航空业现代化的消息传递格式。
- NCPDP SCRIPT:定义了美国医疗处方的电子传输文件标准。
- RosettaNet:GS1标准,用于高技术产业和消费电子、半导体、电信和物流产业之间的电子交易信息。
- SAP IDoc:SAP系统中用于通信和交换信息的标准化文件或数据容器。
- SEF:标准交换格式,是一种开放的标准文件格式,用于满足专有的EDI需求。
- TRADACOMS:早期为零售开发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主要用于英国零售行业。
EDI系统通常由通信模块、格式转换模块等组成,可以实现迅速准确的数据交换,方便高效,降低成本,并区别于传统的纸质文档交换。随着技术的发展,EDI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展,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和行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