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的趋势:板块化和垂直化

本文探讨了在“松圈主义”影响下,品牌营销正转向板块化和垂直化。90后消费者追求个性化,他们通过社群寻找认同感,品牌需变得更酷以迎合这一群体。垂直KOL、IP合作与品牌人格化成为有效手段,以引导和转化消费者。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引言:松圈主义的存在,让社群和圈层的概念深入人心,碎片化的消费也随之集结于板块化消费。他们的兴趣、爱好还是存在于时代所分割的版块之中,他们身上的标签还依旧醒目。但同时他们强调自我的意识觉醒,品牌如何引导和转化将是一个新的难题。

“松圈主义”视角下,品牌营销的板块化和垂直化

本文来源丨公关之家,作者丨404号房客

如今的时代属于千禧一代、Z世代们。一个时代的特征总是由一个主流群体的集体个性所决定,而“松圈主义”则是这个90后主流群体的社交标签。

在一项“90后文化检测”的调查中发现“松圈主义”的存在,90后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上遵循这样的原则:对社交圈子既不亲近,也不疏离,他们懂得圈子保持关系的重要性,也很会组建圈子,以获得更多资源,同时又绝不接受圈子的束缚。

寻找各自的圈层获得归宿感、安全感,但又不会与其过分绑定,这是松圈主义者的信条和原则。换句话说,他们渴望的是一个既能“做自己”,又能“找同类”的社群。

正如《符号自我完成理论》(Wicklund, Gollwizter, 1982)认为,个人尝试各种标签来定义自我,身份可以被建构为个体试图达到的目标。在松圈主义的社群中,“认同感”始终是关键。而认同感的形成离不开“标签”的作用。

标签带来认同,却并不施加压力。这就是新生代的“社交舒适圈”。

丨从碎片化到板块化

互联网时代的注意力愈发碎片化,消费也随之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得益于主流平台“去中心化”式运营,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均呈现碎片化的状态。一方面在于信息过载,人们的信息接触媒介碎片化,另一方面是渠道分散,消费者的购买渠道也碎片化。

你的闲暇时间再也不能如传统媒体时代般全数贡献给彩色电视机,你的时间正在被互联网巨头的数据算法所分割,你在微博刷娱乐热点吃瓜站队,你在今日头条刷千人千面的时事新闻,你在抖音刷美女街拍烂段子,你在微信刷朋友圈里大家都去哪都玩了什么。

媒体、渠道、品牌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结果,就是集中的流量越来越少。

但消费者本身不会碎片化,他们还是集群存在,他们的兴趣、爱好还是存在于时代所分割的版块之中,他们身上的标签还依旧醒目。比如体育、音乐、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