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代理,指的是具有与代理元(被代理的对象)具有相同接口的类,客户端必须只能通过代理与被代理对象进行间接交互。而代理一般会在和客户交互过程中进行某些特殊处理。例如你要买导弹,你没法跟制造商直接接触,只能通过代理军火商进行交互,而军火商则会在你和他交互过程中,做一些例如加价操作。
优点: 1、职责清晰。 2、高扩展性。 3、智能化。
缺点: 1、由于在客户端和真实主题之间增加了代理对象,因此有些类型的代理模式可能会造成请求的处理速度变慢。 2、实现代理模式需要额外的工作,有些代理模式的实现非常复杂。
注意事项: 1、和适配器模式的区别:适配器模式主要改变所考虑对象的接口,而代理模式不能改变所代理类的接口。
2、和装饰器模式的区别:装饰器模式为了增强功能,而代理模式是为了加以控制。
类图如下:
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抽象被代理基类 */
class Su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Request() = 0;
virtual ~Subject() { }
};
/* 具体被代理子类 */
class ConcreteSubject :public Subject {
public:
void Request() {
cout << "ConcreteSubject::Request..." << endl;
}
};
/* 具体代理类,需要和具体被代理类有相同的函数接口 */
class Proxy {
public:
Proxy(Subject* subject) {
_sub = subject;
}
void Reuqest() {
/* 代理可以做一些自己的操作 */
cout << "Proxy::Request..." << endl;
/* 最终调用的还是被代理对象所提供的服务 */
_sub->Request();
}
private:
Subject *_sub;
};
int main() {
Subject *sub = new ConcreteSubject();
Proxy *p = new Proxy(sub);
p->Reuqest();
delete sub;
delete p;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