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件管理

本文深入探讨文件管理,包括文件和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如顺序文件、索引文件)以及文件目录的重要性,强调了索引结点在提高检索速度和实现文件共享中的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7.1 文件和文件系统

文件管理:把所管理的程序和数据组织成一系列的文件,并能进行合理的存储、使用等操作。

1.基本概念

数据项:描述对象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
记录:一组相关数据项集合,描述对象某方面的属性;
关键字:一个记录中的一个或几个数据项的集合,用于唯一的标识一个记录。
文件:由创建者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素的集合。
无结构:字符流的形式有结构:由相关记录组成
属性:类型、长度、物理位置、创建时间

2.文件类型

不同的系统对文件的管理方式不同
大多用扩展名标志文件类型,按如下几种方式分类文件:
按用途:系统、用户、库文件
按数据形式:源文件、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
按存取控制属性:只执行、只读、读写
按组织和处理方式: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设备)文件

3.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系统管理文件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文件操作
  1. 最基本的操作
    创建/删除文件:分空间,形成FCB及目录(名,地址)
    读、写:按名检索目录,找到文件地址,开始读、写
    设置文件读写位置,实现随机存取(尤其适用于记录文件)
  2. “打开”与“关闭”:
    文件读/写操作 = 检索 + 读/写。

7.2 文件的逻辑结构

1.文件结构
  1. 文件的逻辑结构(file logical structure):按用户观点如何组织数据,又称文件组织(file organization)。
    基本要求:检索速度高、方便修改、降低存储空间费用(不连续)
  2. 文件的物理结构:根据外存上的物理块的分配机制,记录文件外存的存储结构。用户感知不到的。
2.文件逻辑结构的类型
  1. 有结构文件(记录式)
    ①定长记录
    ②变长记录
    如何组织记录:
    顺序文件。系统需按该类型记录“长度”,通常定长。
    索引文件。系统需为文件建立索引表。
    索引顺序文件。建索引表,记录每组记录的第一个记录位置。
  2. 无结构文件(字符流式)
    字节为单位,利用读写指针依次访问。
    系统对该类文件不需格式处理。
3.顺序文件
  1. 两种记录排列方式
  • 串结构:按记录形成的时间顺序串行排序。记录顺序与关键字无关;
  • 顺序结构:按关键字排序。
  1. 检索方法:
  • 从头检索,顺序查找要找的记录,定长的计算相对快。
  • 顺序结构,可用折半查找、插值查找、跳步查找等算法提高效率
  1. 具体的寻址过程:
  • 第i条记录地址(定长) :
    读写指针 + 记录长度: ptr + i*L
  • 第i条记录地址(变长) :
    扫描或读取前面0~i-1条记录
  • 第i条记录地址(变长)
    变长记录数据前用1字节保存每条记录长度,顺序扫描,但不用把记录全扫描完。
    顺序结构记录按关键字排序,可按关键字检索
  1. 顺序文件的优缺点:
  • 不方便随机存取某条记录,但适用批量存取的场合。
  • 适合磁带等特殊介质。
  • 单记录的查找、修改等交互性差;增减不方便
    (改进办法:把增删改的记录登记在一个事务文件中,在某段时间间隔后再与原文件合并更新)。
4.索引文件

为了方便单个记录的随机存取,为文件建立一个索引表,记录每项记录在文件的逻辑地址及记录长度;该索引表按关键字排序,。

  1. 索引表内容:
    索引号、长度、记录地址指针
  2. 检索效率
    索引表本身即是个按记录键排序的定长顺序文件,所以能利用算法提高索引表检索速度
  3. 一个索引文件可以有多个索引表
    为方便用户根据不同记录属性检索记录,为顺序文件建立多个索引表,每种能成为检索条件的域都配备一张索引表。
  4. 索引文件的优缺点
  • 适用于变长记录,可提高检索速度,实现直接存取
  • 索引表增加了存储开销
5.索引顺序文件
  • 既要方便,又要降低开销
  • 本方式是最常见的一种逻辑文件形式。
  1. 将顺序文件的所有记录分组
  2. 还是建立索引表,但每个表项记录的是每组第1条记录的键值和地址。
  3. 组内记录仍按顺序方式检索和使用。
  • 检索一条记录的过程:
    先计算记录是在第几组,然后再检索索引确定组在哪里后,在组内顺序查找。
  • 可利用多级索引,进一步提高检索效率。
6.直接文件

给定键值(如学号)不需顺序检索直接得到记录的物理地址

7.3 文件目录

1.对文件实施有效的管理,必须对它们加以妥善组织,主要是两大操作:
  • 基本信息记录(FCB,目录项)
  • 方便检索、管理(目录操作)
2.目录管理的要求如下:
  • 实现“按名存取”;(最基本功能)
  • 提高对目录的检索速度;
  • 文件共享;
  • 允许文件重名。
3.文件控制块—FCB
  • 文件与文件控制块一一对应
  • 记录文件名及其存放地址、文件的说明和控制信息。(是谁?在哪里?什么权?)
  • 文件管理程序借助于文件控制块中的信息对文件施以各种操作。
  • 把文件控制块的有序集合称为文件目录,即一个文件控制块就是一个目录项。通常一个文件目录也被看作是一个文件,称为目录文件。
4.FCB内容

在文件控制块中,通常含有以下三类信息。

  • 基本信息类
    包括文件名,文件物理位置,文件逻辑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
  • 文件的物理位置:
    对于连续文件:文件起始块号;
    对于链接文件:指向第一个物理块的指针;
    对于索引文件:索引表地址。
  • 文件逻辑结构
    流式
    记录式
  • 存取控制信息类
    包括文件主的存取权限,核准用户的存取权限和一般用户的存取权限。
  • 使用信息类
    建立日期和时间、文件上次修改的日期和时间
    当前使用信息:打开该文件的进程数、是否被进程锁住、是否已修改等。
5.关于文件检索的速度:
  • 文件FCB组成的“目录”文件存放于磁盘;需要时,要从磁盘将目录内容调入内存进行检索和使用。
6.索引结点的引入
  • 文件目录占越大量的盘块,需进行的磁盘读写开销越大。减少实际检索的信息量就减少移动磁头的开销,提高速度;
  • 目录一般是按名检索。而直到找到正确文件前,只关心文件名,不需要其它的文件描述信息,目录中这部分内容的调入不是必须的。
  • 所以:将文件名、文件具体信息分开,使文件描述信息单独形成一个索引结点。
  • 文件放在外存,文件信息形成FCB,FCB的集合构成目录
  • 访问一个文件时需要把目录调入内存,然后按名检索目录,
    ①目录占用内存空间问题产生
    ②按名检索时,名字不符的话其他信息并不需要读取,所以FCB中许多信息不需要全调入内存。
    ③减小FCB:将文件的详细信息放入索引结点,FCB中记录文件名和inode地址。目录小了,调入内存占空就少,检索也快了。
7.索引结点由外存到内存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形式:
  1. 磁盘索引结点
    存放在磁盘上的索引结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件主标识符、文件类型、文件存取权限、文件物理地址、文件长度、文件连接计数、文件存取时间。
  2. 内存索引结点
    文件被打开后,将磁盘索引结点拷贝到内存索引结点中以便使用。比磁盘索引结点增加了以下内容:索引结点编号、状态、访问计数、文件所属文件系统的逻辑设备号、链接指针。
8.目前常用的目录结构形式有
  1. 单级目录
  • 最简单的目录结构。
  • 整个文件系统中只建立一张目录表,每个文件一个目录项,含有文件相关信息。
  • 每建立一个新文件:
    先检索所有的目录项,保证文件名唯一。
    获得一空白目录项,填入相关信息,修改状态位(表明每个目录项是否空闲)。
  • 删除一个文件:
    找到对应目录项,回收文件所占用空间
    清除目录项
  • 优点:简单、能实现目录管理的基本功能——按名存取。
  • 缺点:
    文件检索时需搜遍整个目录文件,范围大速度慢。
    不允许重名。名字过多难于记忆,对于多用户环境重名难以避免。
    不便于实现文件共享(因为不能重名,不同用户使用的共享文件必须不同名字,标识哪些用户共享文件也不方便),一般只适用单机环境。
  1. 两级目录
  • 为每一个用户建立一个单独的用户文件目录UFD,UFD由用户所有文件的文件控制块组成。
  • 系统建立一个主文件目录MFD, MFD中每个用户目录文件都占有一个目录项,其中包括用户名和指向UFD的指针。
  • 基本克服了单级目录的缺点,并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了检索目录的速度。
    在不同的目录中可重名。
    不同用户还可以使用相同/不同的文件名来访问系统中的同一个共享文件。
  • 不提供子目录操作,还不方便;各用户之间被完全隔离的话用户访问其他用户文件时,不方便合作。
  1. 多级目录
  • 适用于较大的文件系统管理。又称为树状目录(tree-like)
  • 在文件数目较多时,便于系统和用户将文件分散管理。
  • 层次结构更清晰、提供更灵活的权限管理等
  • 但目录级别太多时也会增加路径检索层次,增加磁盘访问时间。
  • 主目录称为根目录,数据文件为树叶,其它目录为结点。多级目录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速度和文件系统的性能。
  • 从根目录到任何数据文件都只有一条唯一通路。目录文件名和数据文件名依次用“/”连接起来,即构成数据文件的路径名。
  • 为每个进程设置一个“当前目录”,又称“工作目录”。
  • 从当前目录开始,逐级经过中间的目录文件,最后达到要访问的数据文件。这一路径上的目录和数据文件名用“/”连接成路径名,称为相对路径名。
  • 从根开始的路径名称为绝对路径名
9.用户要访问一个已存文件
  1. 目录数据调入内存;
  2. 按名检索:系统利用提供的文件名对目录(根据目录层次,需要做的检索次数也不同)进行查询
  3. 找该文件控制块
  4. 读FCB或对应索引结点;
  5. 从文件物理地址换算出文件在磁盘上的物理位置;
  6. 最后通过磁盘驱动程序,将所需文件读入内存。
10.目录查询方式:
  1. 线性检索法
  • 又称为顺序检索法。
  • 单级目录中用户提供文件名,顺序查找文件目录。
  • 树型目录中用户提供路径名,对多级目录进行逐层查找。
  1. Hash方法

7.4 文件共享

1.索引结点法

基本FCB法(有向无循环图):

  • 名+详细信息。
  • 直接在文件目录中包含文件的物理地址,该方法实现的共享不适用文件动态变化。一个用户对文件的修改(如物理块号增加),对其他用户不可见,共享文件的FCB信息记录同步更新困难。
  • 文件名+索引结点指针。
  • 一个用户修改指针指向地址里的内容,指针不变,其他用户通过指针总能感知索引结点中的最新内容
  • 索引结点中增加count计数
  • 主人删除操作问题:
    删,共享用户访问错误;不删,计费问题。
2. 符号链法
  • 创建一个link类型的文件:“文件名+共享文件路径”(类似快捷方式)
  • 文件主人删除文件,共享者只会出现找不到文件错误。不会发生共享文件删除后出现悬空指针的情况。
  • 该方法适用于网络文件共享,但根据路径检索共享文件的目标位置增加了访问开销,link文件独占索引结点也耗费一定的空间。
  • ln链接有两种类型
    ①硬链接(Hard Link)默认情况下,ln产生硬链接。原文件和连接文件的FCB记录了相同的inode地址。
    建立硬链接时,链接文件和被链接文件必须位于同一个文件系统中,并且不能建立指向目录的硬链接。
    ②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和win下的快捷方式差不多。包含所链接文件的路径。可链接任意文件或目录,可链接不同文件系统的文件,甚至可以链接不存在的文件,网络文件。
3. 两种共享方式的比较
  1. 硬链接(基于索引节点):
  • 只能文件链接,不能对目录做硬链接(可能导致du类命令死循环遍历);
  • 只能在同一个文件系统范围内进行,不能跨文件系统。
  • 删除文件时,如果还有其他链接链至该文件,则该文件不能被删除。
  1. 软链接(符号链接):
  • 虽然实现起来相对麻烦一些,访问速度相对慢一些,但适用范围和灵活性要大一些。
  • 允许目录链接,允许不同文件系统间进行链接,这两个文件系统可以在同一个计算机上,也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上。
  • 被链接文件的删除和符号链接的删除是完全相互独立的(返回“被链接文件不存在”的错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