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例模式: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
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创建自己的对象,同时确保只有单个对象被创建。这个类提供了一种访问其唯一的对象的方式,可以直接访问,不需要实例化该类的对象。例如,Windows 中只能打开一个任务管理器,这样可以避免因打开多个任务管理器窗口而造成内存资源的浪费,或出现各个窗口显示内容的不一致等错误。
在计算机系统中,还有 Windows 的回收站、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多线程中的线程池、显卡的驱动程序对象、打印机的后台处理服务、应用程序的日志对象、数据库的连接池、网站的计数器、Web 应用的配置对象、应用程序中的对话框、系统中的缓存等常常被设计成单例。
应用场景:
对于 Java 来说,单例模式可以保证在一个 JVM 中只存在单一实例。单例模式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频繁创建的一些类,使用单例可以降低系统的内存压力**,减少 GC**。
某类只要求生成一个对象的时候,如一个班中的班长、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等。
某些类创建实例时占用资源较多,或实例化耗时较长,且经常使用。
某类需要频繁实例化,而创建的对象又频繁被销毁的时候,如多线程的线程池、网络连接池等。
频繁访问数据库或文件的对象。
对于一些控制硬件级别的操作,或者从系统上来讲应当是单一控制逻辑的操作,如果有多个实例,则系统会完全乱套。
当对象需要被共享的场合。由于单例模式只允许创建一个对象,共享该对象可以节省内存,并加快对象访问速度。如 Web 中的配置对象、数据库的连接池等。
注意的地方:
1、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2、单例类必须自己创建自己的唯一实例。
3、单例类必须给所有其他对象提供这一实例。
意图: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主要解决:一个全局使用的类频繁地创建与销毁。
何时使用:当您想控制实例数目,节省系统资源的时候。
如何解决:判断系统是否已经有这个单例,如果有则返回,如果没有则创建。
关键代码:构造函数是私有的。
单例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单例模式的优点:
单例模式可以保证内存里只有一个实例,减少了内存的开销。
可以避免对资源的多重占用。
单例模式设置全局访问点,可以优化和共享资源的访问。
单例模式的缺点:
单例模式一般没有接口,扩展困难。如果要扩展,则除了修改原来的代码,没有第二种途径,违背开闭原则。
在并发测试中,单例模式不利于代码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如果单例中的代码没有执行完,也不能模拟生成一个新的对象。
单例模式的功能代码通常写在一个类中,如果功能设计不合理,则很容易违背单一职责原则。
单例模式的几种实现方式
1.饿汉式
描述:这种方式比较常用,但容易产生垃圾对象。
优点:没有加锁,执行效率会提高。
缺点:类加载时就初始化,浪费内存。
它基于 classloader 机制避免了多线程的同步问题(因为在类加载的时候就new了对象,后面多线程调用getInstance方法都是那个对象),不过,instance 在类装载时就实例化,虽然导致类装载的原因有很多种,在单例模式中大多数都是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 但是也不能确定有其他的方式(或者其他的静态方法)导致类装载,这时候初始化 instance 显然没有达到 lazy loading 的效果。
package singleton.type1;
/*
饿汉式(静态常量)
*/
public class Singleton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ingleton instance=Singleton.getInstance();
Singleton instance2=Singleton.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instance==instance2);//true
System.out.println("instance.hashCode="+instance.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instance2.hashCode="+instance2.hashCode());
}
}
class Singleton{
//构造器私有化,外部不能new
private Singleton(){
}
//类本部创建对象实例
//当类加载的时候就创建对象实例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new Singleton();
//提供一个公有的静态方法,返回实例对象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2.懒汉式,线程不安全
描述:这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实现方式,这种实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支持多线程。因为缺少加锁synchronized。所以我们一般使用在不要求线程安全,也就是用不到多线程的时候。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如果在多线程下, 一个线程进入了if(instance == null)判断语句时,还未往下执行,另一个线程也通过了这个判断语句,这时便会产生多个实例。在多线程环境下不可使用这种方式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3.懒汉式,线程安全
描述:这种方式很好的具备lazy loading,能够在多线程中工作,但是效率比较低。
优点:第一次调用才初始化(当调用静态的getInstance()方法才初始化),避免了内存浪费。
缺点:必须加锁synchronized才能保证单例,但加锁会影响效率。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4.双检锁/双重检验锁(DCL,即double-checked locking)
描述:这种方式采用双锁机制,安全且在多线程情况下能保持高性能。
在多线程环境下,单例模式进行双重校验锁就是为了提高线程安全性,防止多个线程创建额外的类实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 volatile共享锁的性质可以保证类属性对所有线程可见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
if (singleton == null) { //第一次校验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当线程进入此步骤即对整个类信息加锁
if (singleton == null) { //第二次校验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两次交验都为空的话即创建实例
}
}
}
return singlet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