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例建模概念
1.1 用例在需求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1.2 用例建模的目的
- 关联关系人需要以及软件需求
- 确认与系统交互的人或对象
- 定义系统的边界
- 捕捉和传达系统的理想行为(用例)
1.3 用例模型的表示
文本表述(参与者和用例规约构成用例模型系统)
- 概要描述
- 参与者列表
- 用例列表
用例图(显示一组用例参与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特征:可先式用例的优先级(根据参与者优先级可判断)
主要元素
- 参与者:与系统交互的人或外部系统
- 关注用户承担角色,命名时要承担角色的特性
- 用例:系统为参与者提供的有价值的服务功能,即定义系统的一系列行为
- 用例定义的力度要适中,过细不能提供足够价值,需要合并用例以求完整,过粗范围则过去泛化,不能精确提供服务
- 关联:用例图中用例与参与者之间的交互关系
- 注意箭头的有向性即为交互信息特征,标注箭头需注明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