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在【路由交换学习】——网络设备介绍(一)我简单的介绍了下一些网络设备的基础概念,接下详细说明下一些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一、网络类型
首先说一下我们所常见的网络类型。
1、点对点类型
在一个网段只能连接两个节点(只存在两个物理接口),在二层没有地址。
2、MA类型
多路访问,在一个网段内物理节点数量不做限制;大多数MA网络均存在二层地址
MA分为BMA、NBMA。
(1)BMA——广播型多路访问网络
在一个网络中,同事存在广播洪泛机制。
(2)NBMA——非广播型多路访问网络
在一个MA中不支持洪泛机制,只能使用伪广播进行广播或组播行为
3、网络类型面试题
怎么判断哪些网络是点到点?BMA?NBMA?
可以通过接口的二层封装技术
P2P的二层封装是PPP或者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好)
MA的二层协议就是 比如:以太网
-
以太网
以太网属于BMA类型,存在广播、洪泛机制(将流量转发给多人时只发一个包,交换机复制多份发送),对一个网段的节点数量不限制(因为存在二层地址-MAC地址),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基于MAC进行单播工作。
特点(核心)
共享性网络(共享带宽)——频分技术——将多个相互不影响的频率用在同意物理介质上传输,来增加带宽,不同频分被分成不同的信道。
工作特点
使用MAC做为二层地址,存在洪泛广播机制;需要ARP来协助获取目标MAC地址。
-
PPP
点对点协议。
(1)链路控制协议
用于检测物理链路的封装。双方封装都为PPP(地址协商)封装,可以双向通信。
(2)PPP认证
包含两个协议——(密码认证协议)、CHAP(挑战握手协议)
- PAP是一种简单的一次性认证(认证成功后受到攻击不会断开),发送的认证密码都是明文认证,支持双向认证,认证用户名和密码可以不一致。
- CHAP:三次握手复杂多次认证
- 主办方需要被认证方提供账户与密码,主证方会给被证方发送一个随机值
- 被证方发送用户名给认证方,将密码和随机值进行MD5运算发送给主证方
- 主证方自己进行自己发送的随机值和MD5运算,和被认证方发来的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则向被认证方发送一个挑战成功的确认包。
- PAP和CHAP既能单向也能双向
单向认证:主证方需要被认证方提供账户和密码
双向认证:认证双方都需要提供账户和密码进行认证
二、数据交换方式(路由方式)
1、原始包交换
先查询本地的TCAM表,再查看本地的ARP表来确定目标或者下一跳的MAC地址
前提网络环境为以太网
2、快速交换
一次路由多次交换 基于数据流的第一包进行TCAM和ARP表查询;
之后将通过过程-源目IP地址、进出接口、新的二层封装记录到缓存中;
生成一个cache列表;该数据量的第二个包将基于缓存直接转发
3、特快交换
最早是cisco提出;CEF技术 无需路由直接转发
路由器将本地的路由表和ARP直接转换为二进制的列表;之后将两个表整合形成转发规则;
路由器表-FIB转发信息数据库——解决完了递归
ARP-adj 令居关系表
4、面试题
当一个数据包从边界路由器走有两种情况:
流量从外往内:先NAT地址转换成私有地址,再查表。
流量从内往外:先查表再NAT地址转换
三、交换机工作原理
1、什么是交换机及交换机的作用?
交换机是一个含有MAC地址表的二层设备
有以下作用:
- 提供端口密度,用于更多节点的互联(集线器HUB也可以实现)
- 对点留信息进行识别再转发;故理论上可以无限延长传输距离
- 完全没有冲突,隔离冲突域;实现所有节点间的同时数据收发
- 二层单播
2、二层交换机工作原理
当数据帧进入交换机后,交换机先查看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基于该MAC的进入接口记录到本地的MAC地址表(CAM表)
注:
标准CAM表:MAC+接口编号+VALNID哈希运算
支持VLAN基础的CAM表:MAC+接口编号+VLAN ID 哈希运算
哈希运算(散列函数算法):摘要提取法
最常用的哈希算法:MD5 SHA-1 -128 -256 -512
哈希算法特点
- 不等长的输入,等长的输出
- 雪崩效应
- 不可逆向运算
3、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
三层交换机即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功能集合设备
当一个数据包进入三层交换机后:
第一步:先查看源MAC地址,生成CAM表
第二步:再查看目标MAC地址
1、广播:洪泛 同时解封装
2、组播:洪泛或者基于组转发,若该设备处于该组同时解封
3、单播:目标MAC为本地,直接解封
目标MAC为其他设备,基于cam表转发,解封装后,查看目标IP地址;此时行为将和路由器一致。
四、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路由器概念及功能
路由器是连接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设备
作用:
- 划分广播域,连接不同网络
- 路径选择
- 路由转发
- 跨网段通信
- NAT地址转换
2、路由器工作原理
当数据包进入路由器时
第一步:路由器先查看数据包中的目标MAC地址;会有三种方式
1、广播:解封装到3层
2、组播:每一个组播地址存在自己的MAC地址;基于目标MAC就可以判断本地是否需要解封装;若本地加入了该组将解包,否则直接丢弃
3、单播:目标MAC为路由器接收到该流量的接口MAC地址(解封装)目标MAC不是本地路由器的MAC地址
第二步:二层解封装完成后,查看三层报头;默认路由器仅查看目标IP地址;目标IP也有三种方式;
1、广播:解封装
2、组播:若路由器加入该组,则解封;若没有加入,丢弃
3、单播:目标IP地址为此路由器,则继续解封;目标ip地址为其他设备,路由器将查询本地的路由表(TCAM表),进行转发
注:交换机的CAM表为二进制表,执行二元运算,路由器的TCAM表是由1、0、x构成x表示主机位,执行三元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