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猴打印PCB外壳预留板壳间距

2024年1月2日

因为三维猴官方那里只说了厚度应该大于0.8mm,至于边距之类精度类的,并没有相关说明。

尝试了PCB与外壳板壳间距各边预留0.3mm,收到货发现这个预留的间隙导致间隙很大,PCB会滑动,在这里不得不感慨三维猴精度高…因为在自己的3D打印机上这么打是没问题的,我还是线下确认过才丢三维猴打印的。

我怀疑精度很高啊,暂且推测是基本无差距的,这个0.05mm也只是为了安装时容易插入外壳。现在尝试0.05mm边距,各位等几天,到时候再来修改文章。


2024年1月10日

重新看了一下三维猴的网站,3D文件下单那里有一个“3D模型设计规范”,里面详细讲了设计时要考虑打印的参数细节。

这是我设计的产品的大概外观:

在此附上上次打印的细节反馈,PCB正面矩形边距拓展了0.05mm,简单来说就是四边距离外壳都是0.05mm,拿到手的实物效果是很紧,但是用点力PCB板子能塞的进去,塞进去之后完全不会晃动。

这个外壳盖子间距我设置为了0.1mm,实物打印效果是刚刚好,不会特别难塞进去,但是塞进去也不会晃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144输出通道可切换电压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涵盖系统总体架构、FPGA硬件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以及系统集成方案。系统由上位机控制软件(PC端)、FPGA控制核心和高压输出模块(144通道)三部分组成。FPGA硬件设计部分详细描述了Verilog代码实现,包括PWM生成模块、UART通信模块和温度监控模块。硬件设计说明中提及了FPGA选型、PWM生成方式、通信接口、高压输出模块和保护电路的设计要点。上位机软件采用Python编写,实现了设备连接、命令发送、序列控制等功能,并提供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用于方便的操作和配置。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硬件设计和编程基础的电子工程师、FPGA开发者及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多通道电压输出的实验环境或工业应用场景;②帮助用户理解和掌握FPGA在复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PWM控制、UART通信及多通道信号处理;③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平台,用于测试和验证不同的电压源控制算法和策略。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内容,建议读者先熟悉FPGA基础知识和Verilog语言,同时具备一定的Python编程经验。在阅读过程中,应结合硬件电路图和代码注释,逐步理解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此外,实际动手搭建和调试该系统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设计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