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技GVPO:理解GRPO,超越GRPO

作者 | 张凯成 编辑 | 自动驾驶之心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911487456173359632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自动驾驶之心”公众号

戳我-> 领取自动驾驶近15个方向学习路线

>>点击进入→自动驾驶之心『强化学习』技术交流群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TL;DR: 我们提出了GVPO,优势:(1)唯一最优解恰好是KL约束的reward最大化最优解(2)支持多样化采样分布,避免on-policy和重要性采样带来的各种问题

随着Deepseek的火爆,其中用到的强化学习算法GRPO也引起了广泛关注。GRPO通过对每一个prompt多次采样,避免了额外训练value model的开销。尽管如此,实践中复现GRPO经常表现出训练不稳定、效果表现不佳等症状。为此我们提出了GVPO(Group Variance Policy Optimization), 可以无缝适配现有GRPO框架并取得更好的表现、更稳定的训练并支持更丰富的数据来源。

动机

受到DPO的启发,我们也希望在GRPO场景(每个prompt多次采样)下利用KL约束的reward最大化

的解析解形式:

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在于公式里的Z(x)是对所有可能y的期望,在实践中难以计算。为此,我们发现当一个prompt内所有采样的梯度系数加和为0时,Z(x)可以被消掉。

GVPO

受此启发,我们提出了GVPO:

我们证明GVPO具有非常好的物理性质。具体来说

第一步是因为   可以被消掉。第二步是因为  。第三步是因为 

由此可见,GVPO 居然本质是一个 MSE loss!(喜) 其中   是 MSE 的预测值,  是 MSE 的真实值。

理论保证

基于这个变形,我们很容易(注意到.jpg)证明GVPO的理论最优解恰好是KL约束的reward最大化的最优解,即 。。

这个定理保证了GVPO实践中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上式中   是依惯例从要对齐的 policy   中采样,在实践中即   或  。我们接下来可以证明,GVPO 支持从更广泛的分布中采样,且依然保持最优解性质。

在实践中由softmax decoding的policy都满足这个定理的要求。这意味着,GVPO支持非常广泛的采样分布:

GVPO支持非常广泛的采样分布
GVPO支持非常广泛的采样分布

接下来我们正式展示GVPO的算法流程:

注意到GVPO的每个step中, 对齐的都是上一个step的policy 。我们还证明了,GVPO在n步结束后,依然能够对齐最初的policy:

定理3可以保证GVPO的每一步更新都是稳定的(因为具有一个大约束  ),且最终优化可以“走得更远”(最终对齐的是  )。

除此之外,文章中还证明了采样得到的loss是   的无偏一致估计量,进一步保证了算法的性能。

与DPO的比较

GVPO与DPO一样,都利用到了KL约束的reward最大化的解析解。DPO是利用BT模型,两两相减消去了不可计算的  。而GVPO则是利用了    的性质而适用于多response的情况。这两个算法利用解析解带来了两个好处:  (1)保证了算法优化过程的稳定性,  不会过分偏离    (2)将一个同时有policy   和reward   的复杂优化,简化成了只有reward   和   的简单优化。

除此之外,GVPO和DPO相比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优势。DPO其实不一定具有唯一的最优解,换句话说KL约束的reward最大化的解可能只是DPO众多最优解中的一个。这源于DPO依赖的BT模型的内生缺陷。这个问题会导致,优化DPO目标不一定会随之优化我们真实想要的目标(即KL约束的reward最大化)。而GVPO则由定理1证明了其唯一解的性质。

与GRPO及Policy Gradient Methods比较

我们先比较GVPO与其余算法的结构相似性。为了简洁我们在这一节假设 =1。我们将 展开并稍作变换可以得到其在梯度上等价于

可以发现GVPO的loss里一共有三项:

GVPO里隐含的正则项
GVPO里隐含的正则项

我们进一步比较GVPO和Policy Gradient Methods更深层次的区别。实践中,Policy Gradient Methods为了保证更新的稳定性,会在最大化reward的过程中使用KL散度的惩罚限制 偏离 的程度,即:

这带来一个问题,即必须从当前的policy 中采样,带来低采样效率的问题。作为一种解决方式,可以引入重要性采样:

重要性采用使得可以从之前的policy 中采样。然而其中带来了重要性采样系数

,当 差别较大时会带来梯度爆炸或者梯度消失等问题。PPO和GRPO等算法在实践中采用了clip技术,强制限制重要性采样系数不要过大或过小。但因此,clip会导致无偏性消失并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作为对比,GVPO就没有这些问题,因为GVPO从一开始就不需要on- policy采样。将上述Policy Gradient Methods内减去一个常数可以得到:

作为对比,GVPO的梯度是:

由此可见带KL约束的Policy Gradient Methods其实是GVPO当  =  的一种特例!这也体现出GVPO能将采样分布 解耦带来的优势:一方面避免了on-policy样本利用率低的缺点,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现有off-policy方法的重要性采样带来的缺点。

总结

本文的封面概括了GVPO的核心内容:

  • 蓝色部分。我们从梯度权重w出发设计了GVPO loss,通过与policy gradient对比,体现了GVPO具有采样丰富性的优势。

  • 红色部分。GVPO可以表示成真实reward和隐式reward的MSE形式。从MSE形式可以进一步推导出GVPO理论唯一最优解的优良性质。

  • 黄色部分。通过拆解GVPO loss,可以从正则项的角度说明GVPO的稳定性。

此外,GVPO的实现十分简单,文章中展示了在verl框架下如何只修改几行代码实现GVPO。

这篇论文的标题是: GVPO: Group Variance Policy Optimization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 Post-Training

arxiv链接:GVPO: Group Variance Policy Optimization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 Post-Training

欢迎讨论:-)

自动驾驶之心

论文辅导来啦

知识星球交流社区

近4000人的交流社区,近300+自动驾驶公司与科研结构加入!涉及30+自动驾驶技术栈学习路线,从0到一带你入门自动驾驶感知(大模型、端到端自动驾驶、世界模型、仿真闭环、3D检测、车道线、BEV感知、Occupancy、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标定、目标跟踪)、自动驾驶定位建图(SLAM、高精地图、局部在线地图)、自动驾驶规划控制/轨迹预测等领域技术方案、大模型,更有行业动态和岗位发布!欢迎加入。

独家专业课程

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VLA、仿真测试、自动驾驶C++、BEV感知、BEV模型部署、BEV目标跟踪、毫米波雷达视觉融合、多传感器标定、多传感器融合、多模态3D目标检测、车道线检测、轨迹预测、在线高精地图、世界模型、点云3D目标检测、目标跟踪、Occupancy、CUDA与TensorRT模型部署、大模型与自动驾驶、NeRF、语义分割、自动驾驶仿真、传感器部署、决策规划、轨迹预测等多个方向学习视频

学习官网:www.zdjszx.com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