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Xshell的新建文件传输来查看服务器的内容,然后
cd /home/rojaobj/guanggao/nias/log 来进入日志目录
ls 查看该目录下面的文件
重启服务器: reboot
显示磁盘空间大小:df -h
tail -f tvrps.log 来查看最新的日志
ps -A 显示所有进程信息
查看端口号:
netstat –apn | grep 8080
ps -ef |grep nginx
删除进程:kill -9 [PID]
查看文件 vi application.yml
o:在当前行之下新开一行
O:在当前行之上新开一行
r:替换当前字符
R:替换当前字符及其后的字符,直至按ESC键
i: 插入,从目前光标所在之处插入所输入的文字。
a: 增加,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个字开始输入文字。
o: 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u:假如您误操作一个指令,可以马上按u,回复到上一个操作。[超常用]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超常用]
yy:复制光标当前行 ,p:将复制的内容粘贴在当前行的下一行,P:将复制的内容粘贴在当前行的上一行
dd:删除整行
查找文档的某个字段:命令模式下输入“/字符串” 例如“/Section3” 然后enter,如果查找下一个,按下“n”即可。
:q! 不保存文件并退出vi
:wq 保存文件并退出vi
shell脚本常用命令:
if [ -n $string ] 如果string 非空(非0),返回0(true)
if [ -z $string ] 如果string 为空
nohup 命令
用途:不挂断地运行命令。
语法:nohup Command [ Arg … ] [ & ]
case语句和判断语句[if...elif...else]功能类似;
当在逻辑判断比较简单的情况下,比后者的代码量要少许多.
case用法,用变量来匹配某值,如果匹配成功则执行它下面的命令,直到 ;;为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删除文件夹实例:
rm -rf /var/log/httpd/access
将会删除/var/log/httpd/access目录以及其下所有文件、文件夹
删除文件使用实例:
rm -f /var/log/httpd/access.log
将会强制删除/var/log/httpd/access.log这个文件
定时删除文件夹内容: find /home/tools/kk/ -mtime +30 -name '*' -exec rm -rf {} \;
linux修改文件所属用户和组
使用chown命令可以修改文件或目录所属的用户:
命令:chown 用户 目录或文件名
例如:chown qq /home/qq (把home目录下的qq目录的拥有者改为qq用户)
chown qq -R /home/qq (将/home/qq下面所有目录的拥有者都改为qq用户)
使用chgrp命令可以修改文件或目录所属的组:
命令:chgrp 组 目录或文件名
例如:chgrp qq /home/qq (把home目录下的qq目录的所属组改为qq组)
chgrp qq -R /home/qq(将home 目录下面所有目录的所属组都改为qq组)
或者使用:
chown qq:qq1 -R /home/qq (把home目录下面所有目录的拥有者改为qq,所属组改为qq1)
给文件授予权限 chmod 777 -R /home/qq
新建一个txt文件:
touch kk.txt
显示系统时间:date
修改系统时间:date -s "20180608 23:13:00" && hwclock --systohc
top 命令来查看 CPU 使用状况 ,按 q退出
复制 将文件aaa 复制并且命名为bbb : cp aaa.txt bbb.txt
复制指定目录到当前项目: cp -r /root/test/ .
复制目录到指定目录下:cp -a ceshi/ /home/
mv (移动文件目录与目录,或者更名)
-f:force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i: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u: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source比较新,才会升级(update)
mv -f ceshi/ /home/tools/ceshi1 移动ceshi目录 并且更名为ceshi1
压缩文件 tar -cvf kk.tar kk.txt
解压文件 tar -xvf kk.tar
解压文件tar到指定目录: tar -xvf kk.tar -C /home
使用tar进行打包压缩成kk.tar.gz : tar -zcvf kk.tar.gz kk.txt
使用tar解压缩kk.tar.gz:tar -zxvf kk.tar.gz
使用tar解压缩kk.tar.gz到指定目录 :tar -zxvf kk.tar.gz -C /home
把/home目录下面的mydata目录压缩为mydata.zip
zip -r mydata.zip mydata #压缩mydata目录
把/home目录下面的mydata.zip解压到mydatabak目录里面
unzip mydata.zip -d mydatabak
把/home目录下面的wwwroot.zip直接解压到/home目录里面
unzip wwwroot.zip
检索centos ip端口是否可以ping通:telnet 10.10.1.238 8066
firewall-cmd --state centos7查看防火墙状态
firewall-cmd --reload centos7重启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centos7开启防火墙服务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centos7关闭防火墙服务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77/tcp --permanent 开启一个端口(--permanent永久生效,没有此参数重启后失效)
cat /etc/firewalld/zones/public.xml 查看centos7端口是否开放
centos6查看防火墙状态:service iptables status
centos6关闭防火墙:service iptables stop
centos6开启防火墙:iptables -P OUTPUT ACCEPT
ps -ef|grep nads|grep 'jar'|grep -v 'grep'|head -1|awk '{print $2}'
grep -v 'grep':查出不包含 grep的行
awk '{print $2}':查询出第一个行的 第2个参数
/etc/init.d/这个是目录,下面存放着很多的服务程序(当然都是可执行的,可以理解为程序启动的快捷方式么?)
Linux启动/停止/重启Mysql数据库的方法
1、查看mysql版本
方法一:status;
方法二:select version();
登陆mysql :
mysql -u root -p 123456
2、Mysql启动、停止、重启常用命令
a、启动方式
1、使用 service 启动:
[root@localhost /]# service mysqld start (5.0版本是mysqld)
[root@szxdb etc]# service mysql start (5.5.7版本是mysql)
2、使用 mysqld 脚本启动:
/etc/inint.d/mysqld start
3、使用 safe_mysqld 启动:
safe_mysqld&
b、停止
1、使用 service 启动:
service mysqld stop
2、使用 mysqld 脚本启动:
/etc/inint.d/mysqld stop
3、mysqladmin shutdown
c、重启
1、使用 service 启动:
service mysqld restart
service mysql restart (5.5.7版本命令)
2、使用 mysqld 脚本启动:
/etc/init.d/mysqld restart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identified by 'root123456ROOT'; 允许所有的ip访问mysql
linux中,查找日志中的某个词用什么命令:
cat -n test.log |grep "地形"
强制删除文件
\cp -rf beifen1/* beifen/
\cp -rf /home/beifen nias-1.0.2.jar /home
less kk.yml 查看kk.yml内容,并且可以上下移动光标
last 查看最近登录用户的列表
挂载磁盘
mount -o loop /home/tools/CentOS-7-x86_64-DVD-1611.iso /mntrom/
yum安装:
# yum install 包名
yum卸载:
# yum -y remove 包名
停止Nginx: nginx -s stop 检查Nginx配置: nginx -t 重新加载Nginx: nginx -s reload
如何不行可以尝试卸载pcre的 rpm依赖包
查看rpm已经安装了什么包? rpm -qa | grep pcre *
rpm如何卸载包? rpm -e gg
查看环境变量:
echo $PATH
修改环境变量 vim /etc/profile
export JAVA_HOME=/home/jmeapp/soft/jdk1.7.0_79
export 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
export 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PATH
修改完后source /etc/profile
linux下的find文件查找命令与grep文件内容查找命令
在使用linux时,经常需要进行文件查找。其中查找的命令主要有find和grep。两个命令是有区的。
区别:(1)find命令是根据文件的属性进行查找,如文件名,文件大小,所有者,所属组,是否为空,访问时间,修改时间等。
(2)grep是根据文件的内容进行查找,会对文件的每一行按照给定的模式(patter)进行匹配查找。
1.按照文件名查找
(1)find / -name httpd.conf #在根目录下查找文件httpd.conf,表示在整个硬盘查找
(2)find /etc -name httpd.conf #在/etc目录下文件httpd.conf
(3)find /etc -name '*srm*' #使用通配符*(0或者任意多个)。表示在/etc目录下查找文件名中含有字符串‘srm’的文件
(4)find . -name 'srm*' #表示当前目录下查找文件名开头是字符串‘srm’的文件
2.查找文件内容
(1)grep 'test' d* #显示所有以d开头的文件中包含 test的行
(2)grep ‘test’ aa bb cc #显示在aa,bb,cc文件中包含test的行
(3)grep ‘[a-z]\{5\}’ aa #显示所有包含每行字符串至少有5个连续小写字符的字符串的行
(4)grep magic /usr/src #显示/usr/src目录下的文件(不含子目录)包含magic的行
(5)grep -r magic /usr/src #显示/usr/src目录下的文件(包含子目录)包含magic的行
(6)grep -w pattern files :只匹配整个单词,而不是字符串的一部分(如匹配’magic’,而不是’magical’),
centos查看版本:cat /etc/redhat-release
创建用户和用户组
以root用户登录主机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usergroup组是否存在。
#cat /etc/group|grep usergroup
如果usergroup组已存在,则执行以下命令删除usergroup组
#/usr/sbin/groupdel usergroup
执行以下命令,创建usergroup组,指定用户组id。
#/usr/sbin/groupadd -g 123 usergroup
----结束
以root用户登录主机
执行以下命令,检查userceshi用户是否存在。
#cat /etc/passwd|grep userceshi
如果userceshi用户已存在,则执行以下命令删除userceshi用户。
#/usr/sbin/userdel -rf userceshi
执行以下命令,创建userceshi用户,指定用户id。
#/usr/sbin/useradd -u 456 -m -g usergroup userceshi
执行以下命令,修改userceshi用户密码。
#passwd userceshi
在root用户下执行以下命令,切换到userceshi用户。
#su - userceshi
#chmod -R 755 /home/userceshi
linux环境下登录mysql数据库,进入后台执行脚本:
2.1、数据库
(1)登陆数据库
[root@hadoop234 ~]# mysql -uroot -p123456
(2)创建数据库
mysql>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gd20180516 charset utf8;
mysql> exit;
(3)初始化数据库
上传初始化全量脚本ceshi.sql到/opt/mysql/下;
使用数据库:
[root@hadoop234 ~]# mysql -uroot -p123456
登陆irs数据库
mysql> use gd20180516;
执行数据库脚本
mysql> set names utf8;
mysql> source /opt/mysql/ceshi.sql;
mysql> show tables;
mysql> exit;
执行结束后,可以使用show tables;命令查看是否成功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nias20160516
curl 访问http接口
get请求:
curl "http://10.10.1.77:8099/kkk"
post请求:
curl -H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X POST -d '{"deviceInfo":"123","context":"1509006594822"}' http://59.110.10.59:8081/api/1.0/guangdong_dtv
curl -H "Content-Type:text/xml" -X POST -d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essage module="CATALOG_SERVICE" version="1.0">
<header action="REQUEST" command="FOLDER_QUERY" sequence="10000000001" component-id="SYSTEM1" component-type="THIRD_PARTY_SYSTEM"/>
<body user-token="7464e6060caa95048a8e762ed4120f9d">
<folders>
<folder>
<code>1004731</code>
<site-code>hzvsite</site-code>
</folder>
</folders>
</body>
</message>' http://11.26.255.31/catalog
linux 访问redis:
进入安装redis目录: cd /usr/local/7000/src
进入redis服务器: ./redis-cli -h 10.10.1.238 -p 7000
获取redis数据:
hget 'sc:' '123'
get 'kk'
产看redis的key:
keys *
删除redis里面所有key:
flushall
模糊删除key
例如删除以r开头的key:keys r*|DEL
退出redis服务器: quit
用jmeter压测之后查看链接数:
watch -n 2 'netstat -anop | grep 1.238|grep WAIT | wc -l' 查看等下回收的链接数
watch -n 2 'netstat -anop | grep 1.238|grep EST | wc -l' 查看正在运行的链接数
查看linux的服务器配置:
cat /proc/cpuinfo
查看linux服务器内存:
free -g 以G位单位查看
free -m 以M位单位查看
ulimit -a 单个进程能够打开的最大文件句柄数量(open files)(socket连接也算在里面)
查看linux防火墙端口是否开放:
1.编辑/etc/sysconfig/iptables文件:vi /etc/sysconfig/iptables
增加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8083 -j ACCEPT
-A INPUT -p tcp -m tcp --sport 8083 -j ACCEPT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8083 -j ACCEPT
-A INPUT -p tcp -m tcp --sport 8083 -j ACCEPT
2.重启服务:
/etc/init.d/iptables restart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3.查看端口是否开放:/sbin/iptables -L -n
service nginx start
service nginx stop
CENTOS 装jdk信息是写在那个用户下.bash_profile
执行完 执行source .bash_profile命令 让配置文件生效
SUSE装jdk是写在那个用户下.profile文件
执行完 执行source .profile命令 让配置文件生效
获取dump线程信息
-
使用jps [-l]命令查看本机所有java进程pid(适用所有)
-
使用jstack [-l] pid > xxx.log将所有线程信息输入到指定文件中
1)如果程序正常运行:使用jstack [-l] pid > xxx.log将所有线程信息输入到指定文件中
2)如果程序无响应:使用 jstack -F [-m] [-l] pid >xxx.log强制打印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