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一个面向海外用户的 Web 项目,碰到一些“跨境访问”相关的问题:
-
国内访问海外服务器不稳定,存在 QOS 干扰;
-
WebSocket 链接在晚高峰容易断开或变慢;
-
静态资源经常加载缓慢,影响前端体验;
-
自建隧道方案维护成本较高,不稳定因素多。
🚀 1. 性能表现(核心体验)
项目 | 表现说明 |
---|---|
访问速度 | 大幅改善,平均 TTFB 降低 50% 左右 |
WebSocket 稳定性 | 持续保持在线连接,重连次数明显减少 |
绕过干扰能力 | 晚高峰期间访问依旧稳定,疑似具备抗 QoS 功能 |
节点调度策略 | 就近接入 + 智能切换,国内请求自动转发最近边缘节点 |
WAF与DDoS防护 | 默认开启基础 WAF,DDoS/CC 可调峰值(80G~1000G) |
⚙️ 2. 配置灵活性
-
防护域名数量灵活:2个起步,可扩展到200+
-
支持自定义DNS、HTTPS通配证书
-
WebSocket 长连接全程透传
-
支持查看实时流量和攻击日志
📌 3. 使用建议场景
-
出海类项目需要稳定国内访问境外源
-
游戏服务、直播、图床等需要 WebSocket
-
运维团队不想自搭中转站、隧道方案
-
有 DDoS/CC 防护需求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