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以下代码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public class Parent {
private void m1(){}
void m2(){}
protected void m3(){}
public static void m4(){}
}
A.子类中一定能够继承和覆盖Parent类的m1方法
B.子类中一定能够继承和覆盖Parent类的m2方法
C.子类中一定能够继承和覆盖Parent类的m3方法
D.子类中一定能够继承和覆盖Parent类的m4方法
解析: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拥有所有父类对其可见的方法和域
A.私有方法只能在本类中可见,故不能继承,A错误
B.缺省访问修饰符只在本包中可见,在外包中不可见,B错误
C.保护修饰符凡是继承自该类的子类都能访问,当然可被继承覆盖;C正确
D.static修饰的成员属于类成员,父类字段或方法只能被子类同名字段或方法遮蔽,不能被继承覆盖,D错误
子父类可能不在同一个包中
2.given the following code,what will be the output?(A)
class Value{
public int i=15;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est t=new Test( );
t.first( );
}
public void first( ){
int i=5;
Value v=new Value( );
v.i=25;
second(v,i);
System.out.println(v.i);
}
public void second(Value v,int i){
i = 0;
v.i = 20;
Value val = new Value( );
v = val;
System.out.println(v.i+" "+i);
}
}
A.15 0 20
B.15 0 15
C.20 0 20
D.0 15 20
解析:这个second中的v其实相当于是一个指向原来first中的V这个对象的指针,也就是对v对象的引用而已。但是引用是会改变所指的地址的值的。所以在second中当v.i= 20的时候,就把原来first中的v的i值改为20了。接下来,又把v指向了新建的一个对象,所以在second中的v
现在指的是新的对象val,i值为15。当执行完毕second后,在first中在此输出v.i的时候,应为前面second中已经把该位置的i的值改为了20,所以输出的是20。至于疑惑v指向了val,其实只是名字的问题,在second中的v实践也是另外的一个变量,名字相同了而已,这个估计也是纠结的重点。
3.dk1.8中,下面有关java 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BD)
A.抽象类可以有构造方法,接口中不能有构造方法
B.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非抽象的普通方法,接口中的方法必须是抽象的,不能有非抽象的普通方法
C.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D.接口中可以有普通成员变量,抽象类中没有普通成员变量
解析:接口中可以有非抽象的方法
抽象类和接口中都可以包含静态成员变量,抽象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的访问类型可以任意,
但接口中定义的变量只能是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并且默认即为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抽象类中可以存在普通属性,方法,静态属性和方法。
4.在Jdk1.7中,下述说法中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与联系正确的有哪些?(ABCD)
A.抽象类中可以有普通成员变量,接口中没有普通成员变量。
B.抽象类和接口中都可以包含静态成员常量。
C.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D.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非抽象的普通方法,接口中的方法必须是抽象的,不能有非抽象的普通方法。
解析:抽象类和接口中都可以包含静态成员变量,抽象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的访问类型可以任意,
但接口中定义的变量只能是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并且默认即为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