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inue、break和return 的区别是什么?
在循环结构中,当循环条件不满足或者循环次数达到要求时,循环会正常结束。但是,有时候可能需要在循环的过程中,当发生了某种条件之后 ,提前终止循环,这就需要用到下面几个关键词:
continue
:指跳出当前的这一次循环,继续下一次循环。break
:指跳出整个循环体,继续执行循环下面的语句。
return
用于跳出所在方法,结束该方法的运行。return 一般有两种用法:
return;
:直接使用 return 结束方法执行,用于没有返回值函数的方法return value;
:return 一个特定值,用于有返回值函数的方法
思考一下:下列语句的运行结果是什么?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oolean flag = false;
for (int i = 0; i <= 3; i++) {
if (i == 0) {
System.out.println("0");
} else if (i == 1) {
System.out.println("1");
continue;
} else if (i == 2) {
System.out.println("2");
flag = true;
} else if (i == 3) {
System.out.println("3");
break;
} else if (i == 4) {
System.out.println("4");
}
System.out.println("xixi");
}
if (flag) {
System.out.println("haha");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heihei");
}
运行结果:
0
xixi
1
2
xixi
3
haha
Java 中的几种基本
Java 中有 8 种基本数据类型,分别为:
- 6 种数字类型:
- 4 种整数型:
byte
、short
、int
、long
- 2 种浮点型:
float
、double
- 4 种整数型:
- 1 种字符类型:
char
- 1 种布尔型:
boolean
。
这 8 种基本数据类型的默认值以及所占空间的大小如下:
可以看到,像 byte
、short
、int
、long
能表示的最大正数都减 1 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二进制补码表示法中,最高位是用来表示符号的(0 表示正数,1 表示负数),其余位表示数值部分。所以,如果我们要表示最大的正数,我们需要把除了最高位之外的所有位都设为 1。如果我们再加 1,就会导致溢出,变成一个负数。
对于 boolean
,官方文档未明确定义,它依赖于 JVM 厂商的具体实现。逻辑上理解是占用 1 位,但是实际中会考虑计算机高效存储因素。
另外,Java 的每种基本类型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不会像其他大多数语言那样随机器硬件架构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所占存储空间大小的不变性是 Java 程序比用其他大多数语言编写的程序更具可移植性的原因之一(《Java 编程思想》2.2 节有提到)。
注意:
- Java 里使用
long
类型的数据一定要在数值后面加上 L,否则将作为整型解析。 - Java 里使用
float
类型的数据一定要在数值后面加上 f 或 F,否则将无法通过编译。 char a = 'h'
char :单引号,String a = "hello"
:双引号。
这八种基本类型都有对应的包装类分别为:Byte
、Short
、Integer
、Long
、Float
、Double
、Character
、Bool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