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业服务“三农”领域效果明显。“十三五”期间,政府引导惠普金融,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以此支持农业发展,涉农信贷潜在需求将得到深度释放,我国涉农信贷实现连续五年增长。银保监会披露,截至2021年末,涉农贷款余额43.21万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8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48%,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18个百分点。
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三农”金融也步入数字化转型新阶段,以提高“三农”金融服务质效,降低农村长尾客户服务成本和业务风险。
加快推动三农业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提到三农、乡村振兴等关键词,则不得不提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
2021年5月25日,人民银行、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现代化。《意见》要求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大中型金融机构结合自身技术、业务及资源优势,运用“三农”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等服务“三农”内设机构,增加相应信贷投放,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服务。此外,需加强金融科技运用,并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
作为以涉农金融服务为特色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始终肩负着服务“三农”的历史重任,成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与领军者。
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科技可以极大地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效率,也是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农行大力推进线上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