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以阐明人民银行在数字人民币研发上的基本立场,全面地阐释了数字人民币体系的研发背景、目标愿景、设计框架及相关政策考虑。
不过对于业内普遍比较关心的“双离线”支付白皮书并没有过多阐释,仅仅表示正在与手机制造商合作,研究提供包括双离线交易等功能在内的移动支付新体验。基于智能可视卡测试脱离手机的硬钱包支付模式,为弥合“数字鸿沟”提供可能。
对此,移动支付网详细介绍了关于数字人民币“双离线”支付可能存在的表现形式和影响(数字人民币双离线探讨断网断电能保证支付吗?),本次我们将从专利角度来具体看看“双离线”支付的一些技术细节。
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方法及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在2016年申请了一项名为《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方法及系统》的专利,这也是央行体系中为数不多的直接与“双离线”相关的专利布局。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隶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是钞票印制专业科研单位,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而从专利布局来看,它也是央行系中唯一一家提供数字货币芯片卡相关专利布局的机构。
专利书表示,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时,受理终端设备在未与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建立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接收交易金额;用户终端设备通过近距离无线连接方式从受理终端设备获取交易金额,并将交易信息发送至受理终端设备;受理终端设备与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建立网络连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