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嘉立创eda中同一个项目下多个原理图是否独立

嘉立创项目底下,如果你新建了多张原理图,如下

我发现,多张原理图是互相连接的,所以命名是不能重复的

多页原理图 | 嘉立创EDA标准版用户指南icon-default.png?t=N7T8https://docs.lceda.cn/cn/Schematic/Multi-Sheet/index.html

上面是嘉立创原文介绍

 

综合各方面因素,想一个项目下弄多个原理图,打出多张pcb板是不可能了,如果是需要多个板子,那么只能弄多个项目。

好吧,

我一个硬件有多个板子,都得分几个项目去设计。

差评一次嘉立创~~~ 

<think>嗯,用户让我介绍一下如何在嘉立创EDA上画一个buck电路的原理图。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对buck电路的基本了解程度。可能用户是电子爱好者或者刚开始学习电源设计的学生,所以需要从基础讲起,但也不能太啰嗦。 首先,我应该先简单介绍一下buck电路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用户有个整体的概念。然后分步骤说明在嘉立创EDA中的操作流程。可能用户更关心的是具体的操作步骤,比如如何选择元件、布局、连线等,所以这部分需要详细一些。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用户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比如元件库中没有找到合适的元器件,或者仿真时的参数设置错误。这时候应该在步骤中加入一些提示,比如如何搜索元件,或者推荐常用的型号,比如使用LM2596作为主控芯片,这样用户更容易操作。 另外,用户可能对原理图设计完成后如何进行后续操作感兴趣,比如PCB布局或者仿真。所以可能需要简要提及这些步骤,但重点还是放在原理图的绘制上。同时,要提醒用户注意布局的注意事,比如高频回路尽量短,避免干扰,这样设计出来的电路更稳定。 还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步骤,比如保存目、检查网络标签是否正确连接,这些细节对新手来说可能容易忽略,导致后续出现问题。所以在步骤中要强调这些点,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 最后,确保使用中文,结构清晰,分点说明,每个步骤用标题分隔,方便用户阅读。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过多,必要时进行解释,比如提到续流二极管时,说明其作用,这样用户理解起来更容易。同时,注意按照系统指令使用正确的LaTeX格式,比如公式用$...$包裹,独立公式用$$...$$,确保回答符合格式要求。</think>我将分步骤为您介绍如何在嘉立创EDA中设计Buck降压电路原理图: 一、Buck电路基本组成 典型Buck电路包含: 1. 主控芯片:如$LM2596$、$MP2307$等 2. 功率电感:值域通常$10μH$~$47μH$ 3. 输入/输出电容:常用低ESR电解电容或陶瓷电容 4. 续流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如$SS34$ 5. 反馈电阻网络:用于设置输出电压$V_{out} = V_{ref}(1+\frac{R1}{R2})$ 二、嘉立创EDA操作步骤 1. 建新工程 - 打开网页版 > 文件 > 新建 > 原理图 - 建议命名如"Buck_Converter_V12" 2. 器件选型(关键步骤) | 器件类型 | 搜索关键词 | 推荐型号 | |----------------|------------------|----------------| | 降压芯片 | DC-DC Buck | LM2596S-ADJ | | 功率电感 | Power inductor | CDRH74/104 | | 二极管 | Schottky | SS34 | | 输出电容 | Low ESR Capacitor| 100μF 25V | 3. 元件放置技巧 - 使用"Ctrl+F"快速搜索元件 - 芯片电源引脚旁预留0.1μF去耦电容 - 反馈电阻靠近FB引脚放置 4. 连线注意事 $$ V_{out} = 1.23 \times (1 + \frac{R_{upper}}{R_{lower}}) $$ - 功率路径用粗线(建议20mil) - 高频回路(SW节点)面积最小化 - 地线分区:功率地和信号地 三、典型原理图示例 ```plaintext Vin+ ──┬───[10Ω]───┬───► LM2596-VIN │ │ [100μF] [0.1μF] │ │ GND ───┴───────────┴───► LM2596-GND LM2596-SW ────[22μH]───┬───► Vout │ SS34 ◄──────┘ │ [100μF] │ GND ───────┴───────────► ``` 四、设计检查要点 1. 输入电压范围验证:确认$V_{in(max)} < 芯片耐压值$ 2. 开关电流裕量:$I_{peak} = I_{out} + \frac{\Delta I_L}{2} < 芯片限流值$ 3. 热设计:计算功率损耗$P_{loss} = (V_{in}-V_{out}) \times I_{out} \times (1-\eta)$ 五、进阶建议 1. 添加输入过压保护:可用TVS二极管$P6KE18A$ 2. 输出端增加LC滤波:如$2.2μH + 10μF$组合 3. 布局时注意:SW节点走线长度<1cm,反馈走线远离功率路径 完成原理图后可进行: 1. PCB布局(注意功率器件散热) 2. 在线仿真(工具 > 仿真) 3. 生成BOM清单下单生产 建议参考官方提供的$LM2596$参考设计模板,可搜索"JLCEDA 开源目库"获取已验证方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Dialo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