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也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接口。
表示层:确保数据可以被另外的设备识别。
会话层:在数据传输的时候保持会话。
传输层(数据段):进行传输服务,建立连接。可靠连接(TCP)和不可靠连接(UDP)
网络层(数据包):定义逻辑地址标识,能更好的帮助数据去进行转发。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把数据封装成数据帧,在数据链路层传输。
物理层(比特流):数据以比特流的形式进行传送
TCP/IP对等模型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P/IP是当前互联网主流的参考模型!
协议:
应用层协议
基于TCP的
Telent:远程登录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协议。
基于UDP的
TFTP:简单的文件传输协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来管理网络设备的
DNS:域名解析协议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传输层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 可靠传输
UDP:用户发现协议 不可靠传输
网络层协议:
IP协议:互联网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
PPPOE:拨号上网用来连接运营商网络
Ethernet: 在局域网使用比较多
PPP:一种点对点模式的链路层协议,多用于广域网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在学习数据通信,有不对的欢迎大佬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