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出行OD数据是城市群规划、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工程建设等方面重要研究指标,它可以反映人口动态活动规律和分布特征,是许多科研工作或生产应用的基础。
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居民出行OD调查即调查居民出行从出发地点到目的地点的全面情况,了解居民出行的构成、流量以及去向。传统的居民出行OD调查方法主要采取人工询问和表格调查的方式,如路边询问法、电话调查法等,这些传统调查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并且其抽样率较低、得到的OD矩阵精确度不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用户在日常出行中产生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全天候连续采集、抽样率高、数据量庞大的特点,本研究基于大数据的诸多优点,利用这些大数据来获取居民出行OD矩阵的方法。
首先针对缺陷、漂移等问题数据进行了相应的数据预处理;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时间”双层聚类的停留点识别算法,先在空间层面利用DBSCAN算法对定位点进行聚类,并利用K-近邻法的思想优化聚类结果,得到候选停留点,再在时间层上,将停留时间超过30min的地点作为一个停驻地,识别出用户出行的停留点和出行链;最后将出行链映射到划分好的网格交通小区中,经过统计计算后得到居民出行OD矩阵。
因此,本研究针对国内主要城市大数据进行分析,对各城市划分500×500网格单元(交通出行定义的最短距离为500米),统计每两个网格单元间每小时联系量,得到基于网格对的动态出行OD。本研究的数据成果可以为公园访客来源分析、商圈客流分析、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最后得到数据成果如下:
内容:基于网格的24小时居民出行OD数据
城市:全国主要城市
格式:csv格式数据表,可转为shp格式矢量OD期望线,500*500米网格,每小时一份数据
坐标系:WGS_1984
字段:小时、O_X (O点网格中心点经度)、O_Y (O点网格中心点纬度)、D_X (D点网格中心点经度)、D_Y (D点网格中心点纬度)、count (网格间OD量)
w
x
:
Hold_on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