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VIO:基于平面的鲁棒视惯融合里程计设计与实现
摘要:
近年来,随着无人系统的快速发展,对于在动态环境中精确定位和建图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动态环境的基于平面的鲁棒视惯融合里程计(RP-VIO)。该方法通过有效地融合视觉和惯性信息,能够在复杂的场景中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建图能力。文章将详细介绍RP-VIO的设计与实现,并给出相应的源代码。
-
引言
随着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等无人系统的广泛应用,精确的定位和建图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然而,动态环境对于传统的视觉或惯性导航系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动态物体的出现会导致传感器数据的不一致性,进而影响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的鲁棒视惯融合里程计,即RP-VIO。 -
RP-VIO系统框架
RP-VIO系统由三个主要模块组成:前端视觉里程计模块、后端优化器模块和环境交互模块。前端模块负责从图像序列中提取特征点,并通过特征点匹配估计相机的运动。后端模块则通过图优化技术,结合视觉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信息,优化相机的轨迹和地图。环境交互模块用于处理动态环境中的物体,并根据物体的运动信息更新地图。 -
RP-VIO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前端视觉里程计
前端视觉里程计模块采用基于特征点的方法来估计相机的运动。首先,通过利用光流法或ORB-SLAM等算法提取关键帧的特征点。然后,通过特征点的匹配和几何校正,估计相邻关键帧之间的相机运动。最后,通过闭环检测等技术来进一步优化轨迹。
3.2 后端优化器
后端优化器模块使用图优化技术来优化相机的轨迹和地图。将视觉和惯性的测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