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定时器是 Linux 内核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提供了一种机制来安排和管理定期发生的事件。其中一种常见的实现方式是时间轮。时间轮是一个基于环形缓冲区的数据结构,它使得定时器的管理和触发变得高效且容易实现。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 Linux 内核中动态定时器的时间轮编程,并提供相应的源代码示例。
时间轮的基本概念是将一段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槽,每个时间槽对应一个定时器链表。每过一个时间单位,时间轮向前滚动一个时间槽,触发当前时间槽中的所有定时器。这种设计使得定时器的管理和触发变得高效,因为每个时间槽的定时器数量通常相对较少。
在 Linux 内核中,动态定时器的时间轮实现位于头文件 <linux/timer.h>
中,并提供了一组函数来创建、启动和销毁动态定时器。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动态定时器和时间轮来触发定期事件: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