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的迅速发展,北理工(北京理工大学)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一款创新的混合脑机接口驾驶辅助系统,为驾驶员提供了全新的行车体验和更高的安全性。该系统结合了脑电图(EEG)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实时监测驾驶员的脑电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变化提供准确的驾驶支持。
这个系统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解读驾驶员的脑电信号,识别其意图和注意力水平,以便提供相关的驾驶辅助措施。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源代码实现。
系统工作原理:
-
数据采集:系统使用脑电图(EEG)设备来采集驾驶员的脑电信号。脑电图设备通常由多个电极组成,安装在驾驶员头部的特定位置,用于记录大脑活动。
-
信号预处理:脑电信号是一种高度噪声的生物电信号,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取有用的特征。预处理步骤包括滤波、去噪和特征提取等。
-
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中提取特征,以用于后续的意图识别和注意力水平评估。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时频特征等。
-
意图识别: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和分类,以识别驾驶员的意图。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