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注意力机制网络(Hierarchical Attention Network,HAN)模型的断点调试过程,并介绍该模型的常见评价指标,包括真阳性(True Positive,TP)、真阴性(True Negative,TN)、假阳性(False Positive,FP)、假阴性(False Negative,FN)、查准率(Precision)和查全率(Recall)。同时,我们还将提供使用Python计算宏平均F1值的代码示例。
注意力机制网络(HAN)是一种用于处理文本数据的深度学习模型,它能够自动学习并关注输入文本中的重要信息。该模型在处理具有层次结构的文本数据时表现出色,例如文档-段落-句子的结构。
一、断点调试过程
断点调试是一种调试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逐行执行代码,并观察程序在每行代码处的状态。以下是使用断点调试技术调试HAN模型的一般步骤:
- 导入所需的库和模块:
import pdb
- 在代码中设置断点:
# 设置断点
pdb.set_trace(
本文详述了注意力机制网络(HAN)的断点调试步骤,介绍了TP、TN、FP、FN、查准率和查全率等评价指标,并提供Python计算宏平均F1值的代码示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8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