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3
版本:
VMware® Workstation 14 Pro;
ubuntu 16.04
有两种扩容方法:
1.创建一块新的虚拟硬盘;
2.直接扩展根分区的大小
这里呢,我们只考虑第二种。
选取扩容大小,等待扩容完毕之后,我们进入虚拟机里面,在命令行进行分区、mount等操作。
1.分区
-
我们先用root登陆,毫无疑问后面不少操作都会涉及root权限。
-
fdisk -l
查看目前磁盘情况。目前博主的这个虚拟机增加了20G,可以看到可用20G注:
1.可用df [-ahikHTm]
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常用的用-h就可以了。
2.与
df
相对的,还有个叫du
的命令,常用于文件目录的使用容量。du [-ahskm]
,如果后面没跟目录地址的话,默认当前地址。常用du -sh
-
进入磁盘管理
fdisk /dev/sda
先把sda2&sda3删除。再添加两个主分区。
在这个地方,必须要提醒下sector怎么来的。这个扇区大小每个512bytes。一般来说,起始扇区我们按照默认值来就好,结尾通过x1024^22来计算。 -
之后修改你要作为交换分区的ID号
-
保存退出,并使其生效
partprobe
会报错,那我们就重启。
2.挂载
在挂载之前,我们先把生成的两个分区格式化:mkfs.ext4 /dev/sda2
&mkswap /dev/sda
。当然,要是你的文件系统格式(就是之前那个)是ext2/3,那得改成mkfs.ext2/3。如何查看?进入/etc/fstab里面。
- 接下来就是挂载。我们只用挂载sda2,因为swap分区本来就不用挂载。而且挂载点最好选择一个空文件夹,否则之前里面的文件会成为隐藏文件(没试过,网传如此)。博主在这里是在
/home/darcy/
里面建了一个space_extended
文件夹。
命令mount /dev/sda2 /home/darcy/space_extended/
- 我们还差一步,设置开机挂载,这样开机系统就会自动给你挂载好。
vim /etc/fstab
。不过我么在此之前得记录一个东西,输入blkid
查看磁盘的UUID,这里不再多介绍这个,要记住,在fstab里面,最好都用UUID来代替/dev/sda2之类。
那么接下来就是修改fstab了。
<options>:系统文件参数,博主目前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对这个扩容来说defaults就够了。
<dump>:是否能被dump备份命令作用。0表示不做备份,1表示每天进行dump备份,2表示其他不定日期的dump备份操作。
<pass>:是否已fsck检验扇区。0不要检验,1最早检验,2检验。所以根目录会设为1,其他要检验的文件系统2就行。
最后reboot
一下就ok了。
感谢[https://blog.youkuaiyun.com/u011132979/article/details/72857246]提供参考。
更2018/11/14
使用过程中,因为我们是以root创建的文件夹,所以之后会导致其他用户无法访问,即使在darcy下darcy用户也无法访问(摊手)。
我们只需要
chown darcy:darcy /home/darcy/space_extended
把用户所有者改回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