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语言中,使用last()函数可以方便地获取向量的最后一个元素。该函数返回向量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无论它是数值、字符还是其他类型。
下面是使用last()函数获取向量最后一个元素的示例代码:
# 创建一个向量
my_vector <- c(1, 2, 3, 4, 5)
# 使用last()函数获取向量的最后一个元素
last_element <- last(my_vector)
# 打印结果
print(last_element)
输出结果为:
[1] 5
上述代码中,首先创建了一个名为my_vector的向量,其中包含了整数1到5。然后,使用last()函数将向量my_vector的最后一个元素赋值给变量last_element。最后,通过print()函数将结果打印出来。
除了向量,last()函数还可以用于获取数据框(data frame)的最后一行。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如何使用last()函数获取数据框的最后一行:
# 创建一个数据框
my_data <- data.frame(
name = c("Alice", "Bob", "Charlie"),
age = c(25, 30, 35)
)
#
R语言中的`last()`函数能够方便地获取向量的最后一个元素或数据框的最后一行。不论是数值、字符还是其他类型的数据,此函数都能有效处理。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last()`获取向量和数据框的尾部元素。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