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基础
一.局域网基础
1.单播、组播、广播
- 单播(Unicast)

- 组播(Multicast)

- 广播(Broadcast)

2.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 单工

单方向通信:校园广播、灯塔… - 半双工

能互相通信,不能同时:对讲机 - 全双工

能同时互相通信
3.冲突域、广播域
-
冲突域

①冲突域环境下,不管设备发送任意类型的数据,都会造成数据冲突。
②中继器和集线器连接的网络,都属于同一个冲突域 -
广播域

①广播域环境下,只有出现广播数据,其他设备才都会收到此数据。
②交换机相连的网络处于同一广播域,但是,不同接口处在不同冲突域。
(冲突域越多,冲突越少)
(每个端口在各自的冲突域,意味着这些端口默认不冲突)

①路由器相连的网络处在不同的广播域,不同接口在不同广播域。
4.CSMA/CD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 载波监听:检测信道。在发送数据前,发送数据中,每个站都要不断检测信道
- 多点接入:因为是总线型的网络,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 碰撞检测:边发送边监听
二.局域网设备
网线–>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
三.局域网标准
1.链路标准
IEEE 802.3∶标准以太网 10M
IEEE 802.3u:快速以太网 100M
IEEE 802.3z∶吉比特以太网1000M
2.物理标准
10baseT
100baseT
100baseTX
100ObaseFX
3.数据帧标准
PDU:协议数据单元,每一层对数据的叫法不同
应用层:DATA数据
传输层:Segment数据段
网络层:Packet数据包
链路层:Frame数据帧
物理层:Bit比特
Ethernet II格式:
IEEE 802.2./3格式:MAC和LLC子层
IEEE802.2/802.3的封装格式:

以太网的封装格式:

四.交换机原理
1.基础功能
帧转发(转发数据)
地址学习(建立MAC表)
环路防止(基于STP协议)
2.转发原则
- 基于源MAC地址学习,基于目标MAC地址转发
- 同一接口可以学习到多个MAC地址
- 同一个MAC地址从多个接口学习到,并且选择后学习到的接口
- 收到未知/广播/组播帧,向本VLAN的其他所有接口转发
- 一旦地址表满,就会从本vlan其他接口泛洪新收到的帧,直到现存地址条目老化为止

3.转发方式
- 直通转发
cut-through
定义:交换机检测到目标地址((前14字节)后即转发帧
特征:延迟小、无错误校验 - 存储转发
store and forward
定义:完整地收到帧并检查无错后才转发
特征:延迟大有CRC校验 - 片段转发片断转发
fragment free
定义:交换机检测到帧的前64字节后即转发
特征:延迟小、有最小帧共小校验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