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态路由协议 VS 静态路由协议
- 管理层面∶静态路由比较容易部署/修改(小网络),动态路由协议一般路由的体积比较大,管理相对比较复杂(大网络)。
- 技术层面∶动态路由协议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结构的拓扑,能够智能检测网络状态;静态路由技术无法实现,需要人工干预。
二.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算法特征、运行范围、有类无类
RIP/EIGRP/OSPF/ISIS/BGP SDN/Openflow
- 算法特征:
距离矢量:RIP、EIGRP、BGP
链路状态:OSPF、ISIS - 运行范围∶
IGP : internal gateway protocol 内部网关协议 RIP/EIGRP/OSPF/ISIS
EGP : 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外部网关协议 BGP - 有类/无类
类别:A/B/C class
有类classful :IP子网只能识别/8/16/24,自动汇总(RIPv1、IGRP)
无类classless : IP子网能识别任意掩码(RIPv2、EIGRP、OSPF、ISIS、BGP)
三.通用路由选择算法
最长匹配原则、管理距离/优先级、度量值、负载均衡
- 最长匹配原则
当路由器访问目的地并且有多路径时,将目的IP地址跟本地路由条目进行对比,从左到右匹配的比特位越多,则越精准,优先级越高。 - 管理距离
定义:Administrator Distance,也称为优先级,越小越优先
管理距离可以用于衡量不同路由协议直接的路径优劣。
协议 | AD |
---|---|
Connect | 0 |
Static | 0或1 |
RIP | 120 |
EIGRP | 90或170 |
OSPF | 110 |
ISIS | 115 |
BGP | 20或200 |
- 度量值
定义:Metric,用于衡量同一路由协议的路径优劣。度量便是路由协议用于计算路径的方式/参数,例如带宽、距离、MTU、延迟等等。
协议 | Metric |
---|---|
RIP | 距离/跳数(路由器的个数) |
EIGRP | 混合度量值(带宽、延迟、负载、可信度、MTU) |
OSPF | 开销(带宽) |
ISIS | 固定值 |
BGP | 选路原则 |
挑选顺序:
最长匹配原则->管理距离->度量值->负载均衡